羅金輝
摘要:隨著近年來高中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高中學生人數的與日俱增,高中數學學困生人群也隨之而增大。這些數學學困生都是正常的學生,但是其數學理解與接受能力較差。由于數學是基礎性的學科,因此數學嚴重地影響了他們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如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最終使其對學習失去信心,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升學。然而,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學習困難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然而若不能很好地對其及時地加以解決,將會影響到學生個體的可持續發展,甚至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學困生
《教育學》指出:學困生是指智力在正常范圍內,但學習基礎差,目的不明確,缺乏自信和上進心,上課注意力易分散,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他們普遍對數學失去興趣,聽課效果差,計算能力差,參與意識不強,學習成績不佳。
一、高中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
(一)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
數學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并且還會出現非常多相近的概念,如果學生沒有將概念理解透徹并將相近的概念加以區分的話,后續學習就會走入誤區,學習效果受到影響。
(二)學生沒有足夠的理解空間,缺乏自己的思考
在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號召下,學生的學習需求受到了更多的關注,但是同時也得到了更多的幫助。一旦學生出現疑惑和困難,教師就會給予學生解答。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產生了依賴性,思維活動大幅減少,因此思考能力就會隨之下降。當遇到較難知識的學習時,離開教師的幫助和提示,學生就會一籌莫展。
(三)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缺乏自覺探索
高中數學知識與初中相比,有了更大的靈活性,題型也千變萬化,因此學習難度更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掌握課堂上教師所教授的知識很難輕松應對各種考試,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難以獲得提高。
二、學習方法的指導
我們可以從學習方法入手來對此類學生進行指導。
(一)注重知識結構的清晰、完整,從宏觀上把握知識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科學。高中數學各部分內容前后聯系,相輔相承,有著嚴密清晰的知識結構。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知識結構有宏觀上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不是零散瑣碎的,體會到數學學習有章可循、有路可走。
(二)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理解,立足課本
有的學生認為,課本上的內容很簡單,不用多下功夫,而更愿意把時間用來多做課外習題,結果卻發現課外題做了很多,自己卻越來越沒有信心,遇到難題還是束手無策。事實上,綜合性強的題目往往就是多個基本知識和方法的綜合,學生只有重視對基本知識和方法的理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講解概念和定理時,不能照本宣科,要探究知識的來龍去脈,想方設法讓學生加深理解。如三角函數的概念,在初中學生就學過,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利用直角三角形中對邊、鄰邊和斜邊的比值得到的,為什么到了高中定義就變成了在終邊上任意取點的坐標來得到的比值呢?諸如此類問題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深刻理解,才能有助于其對定義的把握,使其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靈活運用。
(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以及運用
轉化與化歸、類比推廣特殊化、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這些數學思想方法貫穿高中數學的各部分內容,也應該滲透在我們日常的數學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會讓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時候事半功倍。
(四)注重總結與改錯
總結是經驗的積累,是思維的升華。教師可以在每天上完課之后,指導學生對當天內容進行總結,使學生既鞏固提高所學知識,又可以找出不會的問題,加以解決。一部分內容學完之后,教師更是要及時總結,使學生建立清晰的知識網絡。改錯也是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學生只有及時改錯,認真反思,才能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雖然學習方法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因人而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注重總結和改錯都是很有必要的。
(五)數學教師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以及教學技能
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擔負起了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為學生創造一個美好未來的使命與任務。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完善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之中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積極地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將數學教學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以完善。此外,還應該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與學習,因為只有如此,方能在新課改背景下做一名稱職的高中數學教師。
高中數學的學習之所以存在困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過分側重導致所學知識缺乏系統性,或是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以致難以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當然以下原因,比如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沒有養成深入探索和舉一反三的習慣等。基于以上問題,學生首先需要重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在腦海中構建知識框架,提高知識的系統性,這對于之后的學習以及探尋解決思路非常有利。其次還需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在遇到難題時首先找到癥結所在并分析可能的解題思路,等大致有了解題方向時再適時向教師求教,彌補自己系統知識的漏洞。最后還應該自主探索,努力學習積極性,擺脫被動學習的現狀,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會舉一反三并獲得成就感,進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提高思維活動的靈活性,最終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