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良
摘要:地理是一門擁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科,地理學科的實踐性是建立理論的基礎。然而,在很多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沒有對高中地理實踐性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使用應試教育的傳統理論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熱情,阻礙了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從而降低了高中地理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本文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實踐能力;培養
前言:從以往高中地理教學方式來看,教師注重傳授地理的理論知識,忽視培養學生地理的實踐能力,從而導致高中地理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拉開距離,降低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熱情。理論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缺乏對地理知識的感悟和體驗,對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產生阻礙。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教師已經充分意識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一、以情感和觀念為切入點,對學生的實踐意識進行培養
在人類的心理發展過程中,發展的最高水平是意識。意識是一種綜合體,以思維為核心,其他多種認識成分并存。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地理教學內容,對學生創新的觀念和實踐的意識進行培養。教師可以在學生面前暴露出資源短缺、人口眾多、環境污染等全球問題,和人們在利用改造自然過程中采取的不適當措施等實踐問題,從而幫助學生確立實踐的動機,對學生實踐的目標進行樹立,進而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此外,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的同時,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影響,如行為、品格、興趣及動機等等。教師選擇適當的手段,激發出學生進行實踐的意識,從而在學生進行地理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科學精神、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方式進行引導培養,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1]。
比如,在學習旅游一節時,教師可以先提出旅游業屬于無煙工業的一種的觀點,學生會對這一觀點產生質疑:旅游期間會產生大量的汽車尾氣,從而加重固體廢棄物的污染現象。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入綠島山莊旅游區的開發現狀,對旅游期間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講解,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在發展旅游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在旅游景點看到垃圾要撿起來,勸阻人們不要在旅游景點中刻畫的意識,為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打下基礎。
二、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主觀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主觀接受知識為主要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創造動手、動腦的條件。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學生進行實踐才能實現。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到實踐問題時,教師為節省課堂時間,而采取自己動手,學生觀看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動手、動腦機會減少,對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帶來不利影響[2]。
比如,在學習太陽輻射與等溫線分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地球儀、地圖等輔助工具幫助學生理解。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自身動手、動腦在地球儀及地圖中尋找等溫線的走向、太陽輻射強弱等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引導出太陽輻射對不同地區產生不同輻射強度的原因,太陽輻射影響等溫線走向的原因等問題。在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模擬地理實踐,幫助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探索知識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直觀道具進行運用,讓學生對一些地理現象進行模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進行模擬地理實踐的重要途徑,是要對學生自制地理工具及模型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想象力在最大程度上向創造力轉化,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增加學生對地理課堂的參與度,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記憶[3]。
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發揮其想象力,可以采取分小組的形式將舊雨傘做成天文傘的樣子,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引導作用。還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制作時區,在實踐中,讓學生加深換算時區方法的知識,增強學生對時區的理解。學生在用橡皮泥制作典型地貌模型的同時,可以加強學生對典型地貌的認識和記憶,從而幫助學生對各個知識間的聯系有充分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掌握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法,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鍛煉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有利于有效培養學生地理實踐的能力。
結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是集地理知識、地理技能于一體的產物。對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提高高中地理課堂的效率,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地理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響應新課標的改革,應用科學的教育思想,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使用完善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陳淑清.高校地理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國西部科技,2009,13:97-98+106.
[2]楊列彬.高中地理教學中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7:191.
[3]胡堯,廖光萍.民族地區高校地理教學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