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鋒鋼
摘要:群文閱讀實現課內與課外閱讀的有效結合,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探索。第一,胸有丘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第二,立足課堂,拓展課外,將群文閱讀落到實處。第三,超越課堂,營造書香氛圍,讓群文閱讀生根發芽。讓學生愛上閱讀,我們將會不斷地追尋,繼續探索。
關鍵詞:中學語文 群文閱讀 立足課堂 拓展課外 超越課堂
一、胸有丘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受應試教育影響,加之現在信息化越來越廣泛,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所以,年級越高的學生越不愛讀書。要讓學生產生閱讀興趣,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語文教師是要努力做一番功課的。首先語文教師要愛讀書,能靜下心來讀書,博覽群書,有能力隨時抓住課堂契機,和學生自如對話,或時事熱議,或經典品評,能旁征博引,談古論今,能通過自身的示范作用彰顯語文學科的魅力,真正做到學高為范,讓學生把對教師的仰慕內化為積極讀書的欲望。語文教師要苦練基本功,如嫻熟高超的誦讀功底,激情昂揚的即興演說等等都會成為點燃學生閱讀興趣的火種。還要善于鼓勵班上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愛好,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給他們創造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因勢利導,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課外閱讀的隊伍中來。其次語文教師之間要通力配合,搞好協作,做好選文工作,積極探討、研究制定出各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計劃,統籌安排每個學期的群文閱讀教學。要不斷提升專業思想和專業能力,努力成為專家型教師,要能夠準確提煉選文信息,區分閱讀內容的優劣,精準多樣地篩選閱讀文本,精巧自如地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通過群文閱讀教學,給每個學生打開瞭望大千世界的窗口,讓學生發現教材外的奇妙世界,激發學生無限的好奇心、探索欲,使學生身心能夠得到解放,心靈能夠得到張揚,閱讀熱情自然高漲。
二、立足課堂,拓展課外,將群文閱讀落到實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積極探究并不斷尋找改進課內外閱讀結合的途徑和方法。要做足課前、課中、課后的功夫,尋找切入點,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巧妙結合,既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涵泳中不斷感受文化的濡染,提高語文素養。
課前預習不再只限于字、詞、文章內容等整體感知上,還可以布置以下任務:搜集本課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故事等資料;如果是節選文章,可查找閱讀原文;查找閱讀本文作者的其它作品;寫出初讀課文的心得與疑惑等。
課堂上除了進行必要的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思的精讀訓練之外,重心轉向培趣練能、化知蓄養,即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群文閱讀教學因為要在單位時間內增加閱讀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完成多個文本的閱讀。教師就要精選議題。議題可以是文章主旨,可以是寫作技巧,可以是語句賞析,可以是文體閱讀,也可以是語文知識點的鞏固等。但議題一定要貼切,要有可討論性,一定要從學生需要出發,從學生興趣出發,要讓學生圍繞議題大膽質疑,培養學生思辨性思維,豐富學生的閱讀面,使學生的閱讀力、思考力、表達力得到鍛煉和成長。議題要有序安排,螺旋上升,要依據不同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來開展。
課外作業布置以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為主。精心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如圈點勾畫、點評批注、尋章摘句、制作卡片、撰寫心得、精讀瀏覽、熟讀成誦等;指導學生根據閱讀對象和閱讀目的選擇閱讀的方法,如報刊雜志、文史知識類可略讀、泛讀、跳讀;科普知識、時文雜文類則默讀;美文佳作、經典片段類可精讀、品讀;詩歌、散文類可誦讀,培養他們的鑒賞力,等等。
三、超越課堂,營造書香氛圍,讓群文閱讀生根發芽
可利用校園的每個角落、每面墻壁,使整個校園洋溢著濃濃的書香。定期開展讀書匯報會、藏書交流會、筆記展示會、朗誦會等,分享閱讀成果,體驗閱讀快樂。組織學生為班級圖書角、學校圖書館寫圖書推介語,并及時發表宣傳,滿足學生成就感。總之,群文閱讀要打破課堂形式的界限,形成“課內整合閱讀——課外群文閱讀——課內外結合閱讀”的狀態。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如何更有效地實現課內與課外閱讀的融合,如何實現每個學生的學習權,如何給學生提供更可能多的挑戰高水準學習的機會,如何將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在教材中沉淀下來,往語文生活延伸,讓學生愛上閱讀,我們將會不斷地追尋,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姚婷.“群文閱讀”——有效的閱讀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3,(36).
[3]蔣軍晶.語文課上的重要的事——關于單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4]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課型和發展的方法.教育網.
課題項目:河南省中小學群文閱讀實踐研究專項課題+群文閱讀——淺談群文閱讀中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策略;課題編號:qwyd15011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