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巖芹
[摘 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加以推進。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
[關鍵詞] 加大措施 完善機制 提升 農村 基層黨建
中圖分類號 D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7)02-0007-01
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無論農村經濟社會結構如何變化,無論各類經濟社會組織如何發育成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地位不能動搖、戰斗堡壘作用不能削弱。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基層黨組織真正嚴起來,才能不斷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1 加大措施不斷完善黨員學習管理機制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逐步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普遍得到加強。大部分農村黨員思想穩定,黨員意識日益增強。但是,也有些農村黨員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消極思想和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并下功夫解決。
首先,部分黨員理想信念淡化,組織紀律性不強;其次,黨性觀念弱化,服務意識淡漠;第三,模范帶頭意識不強,作用難以發揮;第四,致富帶頭能力差。思想不夠解放,開拓意識不強。
農村黨員中存在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原因:一些地方農村黨員發展存在家族化現象,影響了農村黨員隊伍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社會變革引發人生觀、價值觀混亂,導致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缺失;農村黨建弱化導致黨員意識淡薄,難以發揮先進性作用;黨員教育管理不力,缺乏對農村黨員的吸引力等。
農村黨員教育管理能否取得實效,關鍵在于領導。要切實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始終把黨員教育工作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要將黨員的教育建設上升到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來思考。從農村實際出發,緊緊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這個抓手,創新方式,規范制度,大力提升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服務意識,鞏固黨在農村的政治基礎。為了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相適應,必須開展農村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在教育管理工作上開拓創新。那么,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如何強化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呢?
1.1 在加強管理方面:
1.1.1 以建設促管理,建設一個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領導班子。首先要加強黨的領導。對于一些道德高尚、致富能力強、有社會威望、有奉獻精神的農村社會精英,要鼓勵他們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其次是借鑒中國傳統農村“鄉賢治理”模式,建立黨組織特派員制度。組織動員祖籍農村的退休干部與家鄉黨支部建立聯系,作為特派員定期回家小住,利用自己的學識、素養和威望,協助家鄉搞好黨組織建設。三是打破本村人做本村官的思維定勢,建立村企聯合、村村聯合黨支部。針對有些村莊空心化、黨組織弱化的特點,村莊與村辦企業建立聯合黨組織,或者由經濟實力強、黨建工作扎實的村莊與黨建工作較弱的村莊“攀親聯姻”、“兼并重組”。
1.1.2 統籌城鄉黨建資源,加強農村流動黨員管理。加強農村流動黨員管理,要站在城鄉一體化統籌發展的角度,堅持城鄉基層黨組織一方為主、兩地督導、接續管理、相互認可的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思路。一方面通過流入地認證,讓流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亮身份、樹形象;另一方面通過兩地黨組織生活互相認可,讓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都能按要求參加組織生活。
1.1.3 加強教育培訓改革,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總體要求,制定符合農村特點的教育培訓規劃。要有適合農村黨員干部的教育學習讀本,形成新農村建設“鄉土教材”;設立專門的村官培訓部門,用老百姓能聽懂、能接受的大白話、大實話,采取實地考察、現場教學、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1.2 在強化學習方面:
1.2.1 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一方面要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開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先進思想武裝廣大農村黨員;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村政黨校積極作用。村政黨校作為農村黨建的有效新興載體,通過邀請基層領導干部、黨校優秀教師以及農村有威望的老黨員、老紅軍講授黨課,重溫革命歷史,以此來提高農村黨員的黨性修養,強化宗旨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信念、價值觀。
1.2.2 要提高農村黨員法律意識和法治思想。農村黨員法律意識的提高至關重要,關系到農村社會發展穩定大局。要充分利用“農民夜校”平臺以及“法律下鄉”、干部聯戶等活動,拓寬法治宣傳渠道,全面普及法律法規知識,提高農村黨員的法律意識,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1.2.3 要增強農村黨員發家致富的能力。經常性地開展農村黨員提高致富能力的培訓工作,組織農村黨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和實用技術;建設一批黨員實踐鍛煉基地,有針對性地組織農村黨員到基地參觀學習、實踐鍛煉,提高農村黨員致富的實戰能力;堅持開展黨內幫、扶、帶活動,提高貧困農村黨員的致富能力。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關系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否有效貫徹落實。因此,加強農村黨員管理,改善農村黨員“不作為”現象,是新形勢下重塑農村黨員新形象、重拾群眾對黨組織信心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
2 完善機制不斷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
2.1 嚴把黨員“入口關”。嚴格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方針,黨員發展對象要突出思想素質,突出先進性純潔性要求,堅決杜絕過得去、還可以、論資排輩和落實指標等現象,把“政治信念堅定、思想道德純潔、作風紀律過硬、骨干作用明顯”的先進分子吸收進黨員隊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嚴把黨員“入口關”,注重看思想品質、工作干勁、崗位政績、群眾公論,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對象發展到黨員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