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牛球蟲病是由球蟲寄生于牛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內而引起的原蟲病,主要危害2歲以內的犢牛,臨床上以出血性腸炎、漸進性消瘦和貧血為主要特征,在預防和治療上一是加強飼養管理,二是發病及時診斷和治療,三是采用綜合治療方法治療本病。
[關鍵詞] 球蟲病 癥狀 診斷 治療
[中圖分類號] S858.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2-0242-01
牛球蟲病是由多種艾美爾球蟲寄生于牛腸道黏膜上皮細胞內而引起的一種原蟲病。臨床上以出血性腸炎、漸進性消瘦和貧血為主要特征。
1 病原
牛球蟲病病原為邱氏艾美爾球蟲、斯氏艾美爾球蟲、奧氏艾美爾球蟲、橢圓艾美爾球蟲、柱狀艾美爾球蟲等10余種艾美爾球蟲。
2 流行特點
牛球蟲病主要危害2歲以內的犢牛,死亡率也高;成年牛多為帶蟲者;一般多發生于每年的4——9月份,尤其多發于陰雨潮濕季節;潛伏期2——3周,多呈急性進過。
3 臨床癥狀
初期病牛精神沉郁、被毛粗亂、體溫略高或正常、食欲減退、排出稀便、便中帶有血液;中期體溫升高,后期體溫下降,便中血液增多,常帶有腸粘膜碎片和血凝塊;病程一般為10——15天。
4 牛球蟲病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可初步確診;進一步確診是通過實驗室檢查,方法是采集病牛糞便5——10g,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檢查球蟲卵囊,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卵囊時即可確診。
5 牛球蟲病防治
5.1 牛球蟲病預防:一是加強衛生管理,保證圈舍清潔干燥,保證飼料飲水清潔衛生;二是成年牛和犢牛分開飼養。
5.2 牛球蟲病治療:
5.2.1 藥物驅蟲:
磺胺二甲基嘧啶:第一天按每公斤體重0.1g,灌服,以后劑量減半,連用7天;氨丙啉:每公斤體重30mg, 灌服,連用7天;鹽霉素:每公斤體重2mg, 灌服,連用7天。以上藥物任選其一即可。
5.2.2 對癥治療:
便血止血:安絡血30——50mg肌肉注射或止血敏0.75——1.0g肌肉注射。
體溫升高降體溫:30%安乃近注射液20——40ml肌肉注射。
補液和調節酸堿平衡:糖鹽水1500——2000ml、5%碳酸氫鈉溶液200——300ml混合靜脈滴注,一天一次,連用三次。
5.2.3 中藥治療:
加味白頭翁湯:白頭翁90g、黃連30g、黃柏50g、秦皮80g、地榆炭60g、金銀花60g、大黃50g、當歸45g、茯苓60g、甘草25g,研末服或水煎服,一天一劑,連用三劑。
參考文獻
[1]張建岳 實用獸醫臨床大全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年出版。
作者簡介:葉柏青,男,1974年9月出生,遼寧省喀左縣人,畢業于遼寧省鐵嶺農業學校,現工作在遼寧省喀左縣畜牧技術推廣站,高級畜牧師,致力于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