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欣
摘 要:作業成本法是目前企業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常見方式,國內外的很多知名企業都采用作業成本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這對我國中小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本文主要是對我國中小企業在成本核算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 中小企業 成本管理
一、作業成本法的概述
(一)作業成本法的界定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基于作業的成本核算體系,它以作業為中心,根據作業對資源消耗的情況將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中去,然后根據產品和服務所消耗的作業量,將成本最終分配到產品與服務。作業成本法可以準確地將企業在作業的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行系統的計算,讓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有效地結合起來,加強企業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減少決策失誤,提高企業的利潤率,促進企業的科學發展。
(二)作業成本法的適用條件
作業成本法并不是適合于所有的企業,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包括成本計算分為兩個階段和成本分配強調可追溯性,強調直接追溯和動因追溯,盡量避免分攤方式,準確的將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對象,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成本參考。由此可以看出作業成本法一般比較適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業:(1)制造費用占產品成本比重大;(2)產品種類繁多,小批量多品種生產;(3)企業生產經營的作業環節較多;(4)會計電算化程度高;(5)現行成本管理模式提供的成本信息的準確性程度還不成熟。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成本內容比較多,核算和管理存在很大難度,作業成本法可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當企業具備這些條件時,作業成本法才能有效地實施。
二、中小企業成本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通過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提升企業在市場發展中的競爭力。我國中小企業具體落實作業成本法的情況中存在很多問題,受到傳統成本管理模式的限制,大多數的企業還無法從簡單的成本管理當中走出來,這種現象嚴重影響著中小企業的發展。
(一)管理觀念的問題
每個企業的發展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具體選擇成本管理方式,作業成本法作為目前先進的成本管理方式,并不適用于每一個中小企業,而且作業成本法的具體實施方式也需要根據企業的特點來制定,作業成本法只是一個大致的管理目標,但是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實施作業成本法過于生硬的照搬理論內容或者其他企業的經驗,無法讓作業成本法發揮其真實的作用。國外學者對成本作業法的研究比較多,國外企業也通過作業成本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對企業作業成本法的研究還比較落后,國內企業還沒有充足的經驗對這種成本管理方式進行合理的完善和調整,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按照國外成功企業的方式來施行作業成本法,忽視了不同社會環境背景,不同的企業生產和管理方式所帶來的巨大差異,導致作業成本法在具體實施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生搬硬套先進理論和成功經驗無法讓作業成本法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方式,作業成本法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有足夠的靈活性,企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改變。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成本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成本管理的理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際的企業發展過程中,作業成本法需要經過不斷的完善和調整才能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有很多,對于一些成本構成比較簡單,而且相對涉及的科技技術比較少的企業來說,采用作業成本法會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負擔,過多的資金和技術投入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無法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實施作業成本法是目前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巨大問題,只有找到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特點的成本管理方式才是最有效的管理辦法。
(二)技術薄弱問題
作業成本法對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的要求都比較高,作業成本法對企業所涉及的各類成本要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總結,不是靠傳統的人工方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以計算機技術為前提才能真正施行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眾多中小企業當中,對作業成本法的研究還不夠透徹,與此對應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和使用都非常落后,技術薄弱是作業成本法實施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中小企業在實施作業成本法時所需要投入的資金過大,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的限制,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作業成本法所需要的計算機設備,人物力資源的投入都非常的巨大,尤其是在施行作業成本法的前期,中小企業往往不能負擔這樣的資金投入,導致作業成本法無法順利施行。作業成本法加大對企業內所涉及到的眾多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行具體的分配,所涉及的工作量非常多,只有通過強大的計算機技術才能將這些數據進行更為細致的分類和總結,被中小企業的成本決策提供直接有效的參考數據。
(三)成本管理人員職業素質問題
作業成本法對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工作人員素質較低已經成為限制作業成本法有效實施的一大阻礙。眾多中小企業當中都存在員工專業素質技能較差的問題,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甚至領導對作業成本法的理解還不夠專業和透徹,所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當中也不能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成本管理,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還不到位,多數從業人員無法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對相應的成本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嚴重影響了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當中的實施效果。不管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人才對于企業有很重要的影響,實施作業成本法就需要高素質的管理人員,但是目前成本管理專業人才還是比較匱乏的。作業成本法要求成本管理人員靈活掌握專業的會計知識,還需要懂得成本管理的知識以及熟練的計算機技術,與傳統的管理方式不同,作業成本法所涉及的成本計算更加的復雜,因此對于成本管理人員的要求更高,因此企業成本管理人員素質達不到要求的話也給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三、中小企業成本法實施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施行作業成本法
中小企業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實行作業成本法,每個企業生產的產品類型不同、流程不同,企業各方面的成本投入都有很大的差別,企業首先要對自己的這些情況有一個細致的了解和評估,確定企業實行作業成本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單純的模仿和重復成功企業的管理方式無法讓作業成本法發揮其價值,中小企業自身的規模比較小,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根據這個特點,企業要將作業成本法真正創新為符合企業管理的方式,讓作業成本法在企業當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使用作業成本法與社會發展情況,行業競爭情況,企業產品生產銷售等環節都有很大的關聯,在施行的過程中,企業不僅要對作業成本法的理論有深刻的研究,還需要有積極創新的精神,不斷改進企業的作業成本法,真正找到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類型的企業對成本管理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一定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盲目的選擇成本管理方式。
(二)加大技術投入,實現信息化管理
中小企業實行作業成本法需要有先進技術的支持,企業要不斷強化自身的計算機系統,讓計算機技術真正為作業成本法服務,作業成本法需要對企業生產銷售所涉及的各種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進行細致的劃分、歸納和總結,其中所涉及的數據量是非常大的,加大技術投入,讓作業成本法為企業決策提供更加有效的數據信息。目前各大企業對計算機的使用率越來越高,而且行業內很多設備機器都需要通過先進的技術進行管理,企業加大技術投入,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一套完善的計算機數據系統,讓相關的財會部門的人員通過這個系統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促進信息間的交流,提高信息的利用價值。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與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部門之間有很多的關聯,極大技術投入,實現信息化管理,讓企業的成本管理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真正成為企業各種決策的重大參考依據。
(三)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定期進行培訓
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企業在招聘時就要對應聘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真心嚴格的審核,中小企業實行作業成本法對會計人員各方面的素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些工作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會計知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能夠利用計算機完成會計工作和相應的管理任務,通過計算機技術獲取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資料信息。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地提高薪資待遇和福利制度才能吸引到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所以企業也要加大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資金投入,挽留人才,同時也要定期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企業要將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傳達給每一個員工,讓參與成本管理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都認同作業成本法,當前內部形成相同的認知時,作業成本法在企業內部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姜英華: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的應用,財會通訊,2012.26.
[2]張波:作業成本法在中小企業實施的障礙及對策,會計之友,2008.12.
[3]權英淑:作業成本法對于中小企業的適用性及實施障礙分析,現代財經,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