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孝忠
摘要:如何使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擺在全體中學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
關鍵詞:提高 教學質量 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3.5
如何使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是擺在全體中學數學教師面前的一個共同課題。結合教學改革年活動和我個人的教學實踐,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激發參與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我觀察發現,不少學生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功課加以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改變這種現象呢?我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采用多種教法,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1:幾何中四邊形一章,各四邊形的性質判定很難掌握、區分,于是給同學們布置了這樣一個復習題目,由一個特殊四邊形怎樣逐步過渡到另一個特殊四邊形,看誰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邏輯。于是大家都積極參與,認真看書總結。教師把一個一個的題目寫成小紙條,以抽簽的形式搞一次競賽,教師列出的題目分別是“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一步過渡到菱形?”“已知四邊形是菱形,怎樣過渡到正方形?”“已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怎樣過渡到矩形?”于是同學們勇于抽簽搶答。教師一條一條小結在黑板上,作為結論性的東西讓同學記住:“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于是教師給同學們總結出了一個結論:在判定四邊形性質時,應在已知圖形的基礎上,看是否符合“加邊”這個已知條件。比如平行四邊形開拓轉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時就應看其是否符合“加角”這個已知條件,例如“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這樣學生學習特殊的四邊形的性質就不難了。
例2: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以為是復習課,心理上產生了一種輕視的意識。鑒于此,教師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類”、“法則類”、“運算類”,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講座的方式,找出了每個“關口”知識點及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里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里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中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后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
二、培養自學能力,促進思維發展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相對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課文內容逐詞逐句地范讀,對重要的數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習慣之后,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再從難點、易錯處設置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啟發,促進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平時,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時,采取提前布置作業的形式,然后在學生交來的作業中尋找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和普遍有疑難的地方,然后再講新課,這樣授課就有針對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建立合作小組,促進共同進步
合作教學作為一種被廣認可的教學模式,集中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注重學生主體性、參與性、強調教學過程的主動性、互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的新理念的要求。合作教學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減輕了部分學生學習上的畏難情緒,有利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組建好合作學習小組。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學習效果,每個合作學習小組應由能力不同、性格各異的學生組成。為了使學生合作成功,還必須使學生在自己組內感到愉快。因此,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前,教我盡量做到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的能力、個性和他們之間的人際關系,應當要求學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學在一起。分組時,教師應盡可能給予考慮照顧,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好伙伴和他同組,促進小組內部有效合作。
(2)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合作中的爭論。合作必有爭論,爭論的情境和氣氛應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競爭性的。應強調整體目標,而不是個人目標。在合作的氣氛下,爭論無所謂輸贏,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大家在一起集思廣益,充分聽取每個人的意見,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性。最后在分析綜合各種意見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達到學習的目標。
(3)及時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激勵,使小組成員感受到他們同在“一條船”上,榮辱與共,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共同協作,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各盡其才。使學生之間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在課外,小組成員也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總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勢在必行,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并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而大面積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是一項艱苦、細致和需要耐心的工作,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摸索,仍需師生共同努力以實現這一目標。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粗淺的體會和做法,希望與各位同仁共勉。
參考文獻
[1]戴禮澤.新課程改革下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一些認識[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2]左君.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年12期
[3]高思超.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1年20期
[4]周俊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年07期
[5]李鑫.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究——以“一次函數”的教學為例[J].文理導航(中旬),2015(08)
[6]蓋群.巧用“做數學”,創新初中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