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
摘 要:高職課程是高職院校實施職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連結橋梁,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高職課程開發是深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對推動高職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高職課程開發存在流程過長,效率不高;因人設課,影響質量;管理不當,脫節嚴重;單獨開發,質量不高的問題。高職課程開發應遵循社會需求原則、能力本位原則、就業導向原則和多元開發原則。高職課程的開發對策主要包括:打造課程開發的良性激勵機制;形成課程開發的校企合作機制;提高課程開發的教師職業能力;完善課程開發的資源保障條件。
關鍵詞:高職教育 課程開發 原則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b)-0223-02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正由外延式發展逐步轉向內涵式提高。目前,高職院校正在大力開展課程開發與課程建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高職課程開發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課程改革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而課程開發又是高職院校進行專業建設和改革的核心。因此,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1 高職課程開發的內涵
高職課程是高職院校實施職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連結橋梁,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課程開發是指高職院校根據教學目標,系統開發、組織編寫和評價課程,產生一個完整課程方案的全過程。課程開發通常包括確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設計課程結構、建設課程資源、實施課程教學、開展課程評價、修正課程設計等環節和內容[1]。由于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基層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所以,高職課程開發要堅持以課程開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職課程開發是深化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對推動高職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2 高職課程開發的原則
2.1 社會需求原則
高職課程開發應適應社會需求,培養社會經濟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規格必須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因此,高職課程開發要體現社會需求原則,貼近職業崗位需求,實現課程目標與職業要求、課程內容與工作內容、課程教學與工作過程的零距離和無縫對接,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
2.2 能力本位原則
能力本位是高等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征,高職課程開發應充分體現能力本位原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動態概念,能力內涵將隨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職業能力不僅僅是指具體崗位技能,還包括職業關鍵能力,即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方面[2]。
2.3 就業導向原則
高職課程開發應充分體現就業導向原則。高職教育是就業教育,培養目標是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課程開發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通過高職教育使高職學生“無業者有業可就、有業者安居樂業”。課程開發應充分考慮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教育銜接,幫助學生具備就業能力,勝任工作崗位要求。
2.4 多元開發原則
高職課程開發也應體現多元開發原則。多元開發是指課程開發不是只由高職院校單方進行,而應廣泛吸收行業企業人員、課程開發專家參與進行。高職教育是面向基層一線的職業教育,通過課程的多元開發才能把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轉化為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并在課程開發中體現出來,使課程貼近實際,更具可操作性。
3 高職課程開發存在的問題
3.1 流程過長,效率不高
高職課程開發從進行市場調研開始,再到審核立項、開發實施和評價總結,涉及環節眾多,各個環節要層層落實,層層審核,涉及部門多、人員多,所需召開的會議多,流程過長,效率很難提高;同時,層層落實有可能造成對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理解上的偏頗;層層審核看似多個環節把關,其實是機構過多,責任不清;銜接不好,溝通不利,開發流程過長造成對課程的市場適應能力差,這將嚴重影響高職院校的課程開發效果。
3.2 因人設課,影響質量
高職院校課程開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由于教師的專業素質、時間精力以及信息不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學校不能準確了解人才市場需求或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通常教師自己制定計劃自己執行,容易造成“因教師開課,因設備實訓”的問題,并未嚴格按教學實際需要去設計課程,而是按師資、設備等實際資源去設置課程,在課程調整或課程整合時,也因各種人為因素制約課程設置。其結果是嚴重影響了課程開發及人才培養的質量。
3.3 單獨開發,質量不高
傳統的課程開發只由高職院校教師獨立完成,開發過程具有封閉性,難以貼近職業需求,難以實現課程目標與職業要求的無縫對接。為了培養復合型人才,在課程開發上,只有一條專業主線是不夠的,還需要第二條、第三條主線。需要校企合作,多方共同開發。只由某一個專業教研室負責課程開發,由于受專業局限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開發的課程從名稱上看似具有復合型,而實際上教學內容往往嚴重偏向于制定者一方,理論脫離實際,產學難以結合,因此不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4 高職課程的開發對策
4.1 打造課程開發的良性激勵機制
高職院校應積極打造課程開發的良性機制,形成課程開發的良好環境。首先,高職院校應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明確課程開發流程及工作職責,提供課程開發的指導服務,確保資金、政策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充足條件,全面推進高職課程開發,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干預,對課程開發給予組織保證[3]。同時,各系部成立課程開發小組,具體負責課程開發的市場調研、審核立項、開發實施和評價總結工作。市場調研與分析是課程開發的出發點,應派專業教師和課程專家深入企業取得第一手的課程學習情境資料,并選擇典型工作任務,從中提煉出某一職業的核心工作任務,構建課程學習情境,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其次,高職院校應建立課程開發激勵機制。為提高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院應從教師的工作量核算、專項績效津貼、教學改革立項、教學柔性化管理等多方面給予資金、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4]確保課程及時開發,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組織實施。
4.2 形成課程開發的校企合作機制
校企緊密合作、共同研討開發是課程開發的基礎條件,高職院校應積極形成課程開發的校企合作機制。首先,校企應共同成為課程開發的主體。課程開發不應只是高職院校教師封閉、孤立地進行,而應積極邀請相關技術專家、行家里手共同參與課程開發,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整合教學內容,使課程內容選取和課程目標與企業的職業崗位能力相吻合,建立與國際職業教育接軌的課程模式和教學內容。其次,校企應共同實施課程和評價課程。為促進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的良好實施,高職院校應更多地聘請企業技術專家和行家里手擔任兼職教師,將行業企業的新成果、新產品和新技術動態地融進課程內容之中;努力實現“教室和車間合二為一,教師和師傅合二為一,學生和學徒合二為一,理論與實踐合二為一”,建立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企業在課程實施中的積極作用[5]。同時,課程評價應積極引入社會評價、行業評價和用人單位評價,在開放多元的評價反饋機制下,進一步完善課程開發的全過程。
4.3 提高課程開發的教師職業能力
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能力是課程開發的先決條件,高職院校應不斷提高課程開發的教師職業能力。首先,應培養教師先進的課程理念。教師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更是課堂教學的主持者和咨詢者[6]。要加強教師職業教育先進理論的學習,更新課程觀念,增強課改意識,加快知識更新,培養超前意識,突破陳舊知識體系和傳統課程理念,培養教師項目學習和情境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開發,積極投入課程開發,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其次,應建立科學合理的師資培養制度。高職院校可開展先進課程開發技術的參觀學習、交流培訓等活動,開闊教師視野,變換教師思維,重點培養中青年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可采取定期派遣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等方法培訓在職教師,提高教師的實踐技能,打造具有雙師結構的教師團隊。同時,引導教師改革教學方法。高職課程開發應貫穿以職業行為為導向,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由傳統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學習變成現代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主持者。通過引導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幫助教師根據教學反饋不斷完善課程開發資料。
4.4 完善課程開發的資源保障條件
實驗實訓條件是課程開發得以有效實施的資源保障,高職院校應不斷完善課程開發的資源保障條件。首先,應加強高職院校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尤其需要加強實驗實訓條件建設,以促進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和有效實施。沒有充足的實驗實訓條件作為支撐,高職課程開發便是“水中月、鏡中花”。高職院校應按照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則,堅持建設主體多元化的原則,多渠道和多形式籌措建設資金,加強校內實驗室和實訓室的建設;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籌建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和虛擬實驗等實訓資源設施。為高職課程開發奠定資源基礎。其次,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高職課程開發離不開相關課程資源的保障,建設校園網絡資源、校園數字化平臺與校園網站,充實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圖書資料,提供方便快捷的圖書和期刊電子借閱和查詢服務;充實有關省級和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的數字資源等,為高職課程開發提供完善的資源保障。
5 結語
高職課程開發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高職院校應不斷凝練課程開發理念,創新高職課程開發模式,系統優化課程建設步驟,以學生為中心,按照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認知規律,充分利用優質課程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校企緊密合作共同開發適合高職實際的課程教材,真正實現“教、學、做”一體化,不斷推進高職課程的開發和建設。
參考文獻
[1] 陸琦,周龍軍.高職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及原則[J].中國校外教育,2011(5):126.
[2] 劉太剛.淺談高職課程開發的相關問題[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6(8):48-49.
[3] 唐立偉,李宇才,龍育才.淺談高職課程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時空,2010,6(3):39-40.
[4]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創新高職課程開發模式 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6):24.
[5] 陳永燁.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開發[J].職教論壇,2011
(8):53-54.
[6] 董光磊.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課程開發思考[J].華章,2011
(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