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華+周雙
摘要:作為學生獲取知識、提升技能及形成思想觀念的主要渠道,高效、優質的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實施的重要保障。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何在低年級教學中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淺談實現低年級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讓每位同學的潛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教學 策略與方法
作為基礎教育的起點,小學教育肩負著啟蒙激趣、知識筑基、習慣養成等重任。作為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課堂教學不僅是進行教育教學,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亦是開展素質教育,落實新課改理念的主陣地。語文新課標中強調:作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作為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方式正發生著悄然變化,如何避免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值得總結和反思的話題。下面,從低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出發,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談一下個人的粗淺體會。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實現有效課堂教學,教師首先要在課前下功夫,立足于教材,從學生當前的學情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同時引導學生認真有效地進行課前預習。
新課標中倡導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資源便是語文教科書。語言文字是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體現及落實,倘若教師沒有吃透課文,沒有明晰編寫意圖,更遑論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有效課堂教學也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罷了。所以,在進行新課文教學前,我總會對新課文進行反復誦讀、鉆研,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及當前學生的學情,對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進行標注,找出詞語的反義詞、近義詞,并將其與以往學過的知識聯系起來,以點帶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同時,將那些難以斷句或拗口的語句寫入教案,在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參考書,將文章結構分析、段意及重點詞句的含義做好標注。作為學習的主體,每位學生都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考慮學生間的差異,站在學生的角度揣摩學生在學習課文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從而確立教學重點,明晰教學目標。這樣對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便能了然于胸,從而實現以教材為基礎,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目標。
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預習不僅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的保障,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養成獨立解決問題習慣的有效方法。為了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預習效果,教師要做到:首先,教給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其次,明確預習目標,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預習作業的布置要少而精,并以生字為主,課文為輔。重點是“讀、標、查”:①通讀全文,讀順句子,讀準字音;②對全文自然段進行標號,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標注出文中的好詞佳句及有疑問的地方;③運用工具書對不懂的字詞進行查詢。最后,對預習效果進行檢查,可進行“我是小老師”活動,指定某位學生帶領大家識字詞,并對表現突出的同學予以鼓勵。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科學的分配課堂時間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意識,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挖掘和積極學習態度的保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智力及非智力創新因素,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潛能,使師生間的互動、學生間的交流得以充分展開,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節課程的時間是有限的,人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更為短暫了,所以教師科學的分配課堂時間,在設計教案時要注意各環節的時間分配,一味的講解或要求學生一味的討論、合作探究都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是不可取的。教師應將聚焦在對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及提升認知真正起作用的環節,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要突出重點,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讓每位學生在其有效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潛力。
三、豐富的課外拓展和課后反思
課堂上的時間終究是有限的,作為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行之有效的課外拓展是必須的。為了更好的鞏固課堂效果,教師要做好課后拓展訓練的設計。立足于教材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調動他們的求知欲望去觀察、去體驗、去閱讀、去寫作……讓學生在課堂外愉快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有人說: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再精彩的課堂教學總有它不足之處。所以在課堂教學后,教師要積極進行反思,秉持“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遺憾”的理念,在教學的之余復盤教學場景,及時捕捉需要改進、優化的地方,記下得失,從而保證常態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為語文教學的核心,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非一朝一夕之功。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教材,研究鉆研課文內涵,真正做到知識點、重難點了然于胸;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提升低年級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桓臺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