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淑慧+石學
摘要: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一方面能對人們道德素質的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能愉悅人的身心,激發人們的創造能力。伴隨著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實現新課標要求,廣大教師都在教學過程中努力進行探索、實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從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就如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分享一點認識與體會。
關鍵詞:小學音樂 有效性探究 教學方法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中一門學科,音樂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其在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開展,廣大教師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我們的音樂教學手段、教學形式日趨豐富,課堂教學精彩繽紛。但在熱鬧的背后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教師在目標定位上不夠明確,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并未得到實質性的提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從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至課堂教學中來,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一、明晰目標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們首先需要思考清楚的便是:音樂課能給孩子帶來什么?作為小學的一門基礎課程,音樂教育旨在豐富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思維模式,在歡愉的環境中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智力及思維創造能力,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便是教學方法。很多學生對音樂課的認知停留在聽歌、唱歌,但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想法不僅僅存在學生中,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照本宣科,給學生放放歌,帶著學生合著調子唱唱歌。久而久之,學生厭倦了這種乏味的教學模式,隨之便對音樂課失去了最初的興趣。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音樂有著它獨特的知識結構體系,教師在音樂課上不僅是教孩子唱歌,更重要的是通過詼諧生動的語言將學生們眼中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傳授給他們,讓他們能親自領略音樂的魅力,真正的了解音樂。通過音樂豐富學生們的情感,美化他們的心靈世界。
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更新教學觀念,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課堂優化中起著主導作用,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專業素養。所以,教師要定期進行交流、研討,并積極參加相關業務、理論及實踐培訓活動,努力成為一個基本功扎實,教學素養好、致力于課堂教學優化的探究者和實踐者。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大膽探究。轉“講學”為“導學”,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使教師的“教”真正的讓位于學生的“學”。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優化課堂質量
作為一名教師,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氛圍是教師需要掌握的技巧。在新課引入之前,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課堂導入,例如教師可以制作視頻、圖片、音頻等多媒體課件進行導入,也可以圍繞課堂內容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進行導入,還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情景劇進行導入。結合形式多樣的課堂導入,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為后面課程的展開做好鋪墊。同時,各學科間相輔相成,教師在音樂教學時可與其他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我愛祖國》教學時,教師朗讀一首描寫祖國壯美山河的詩句,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激發學生的歌曲學習的興趣。多學科的融合,能更好的營造課堂的學習氛圍和藝術氛圍,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音樂有著美妙的音符,動人的旋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打造一個歡愉且豐富多彩的藝術課堂,在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過程同時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教師要從學生當前的心理特點出發,制定科學合理、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以提升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真浪漫,活潑好動,對游戲充滿著興趣。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制定一些課堂小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開發智力。
(三)分層導學,因材施教
新課標中倡導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導學不僅是新課改精神中重要教學理念的體現,也是對素質教育中“全體性、全面性和發展性”要求的具體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發展水平對學生進行動態分層,根據學生在課外活動、課堂表現及日常評測等進行綜合評價,對層級劃分進行動態調整,是每個學生都能動態地接受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在教學目標的劃分上,從課程要求出發并結合學生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層層遞進。例如,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學習有余力的同學,則要求除基礎知識外,還要能較好的理解并靈活運用相關知識。
(四)恰當的評價
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充分闡釋了教師課堂評價語言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樣的評價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了解不同音樂情緒所表現的音樂形象。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對學生來說都是莫大的欣賞與鼓勵。評價過程中以表揚、鼓勵為主,但對于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要及時指正出來,同時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做出不同的評價。
教學無痕,潤物無聲。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教學理念。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不斷的去探究、實踐,組織、調控課堂教學中的諸多要素,優化設計教學流程,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田莊鎮大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