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榮
摘 要:提出基層圖書館發展的對策,即重視服務、堅持創新及拓展服務空間,提高自身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網絡,建設有地方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目的在于切實保障基層群眾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層圖書館;發展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197-01
圖書館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也是衡量地區文化事業是否發展良好的重要標志①。目前基層圖書館的軟硬件、資金投入等仍存在不足的情況,但從基層圖書館的作用仍然舉足輕重,除了為基層群眾提供相關服務外,還要滿足大眾對基本文化的需求。
一、重視服務、堅持創新、拓展服務空間
(一)重視服務、堅持創新
服務即工作,為適應廣大讀者的需求而變化、更新,成為圖書館服務的創新真諦。創新涉及繼承與發展,對于館員,繼承是學習、掌握及更新知識;發展是運用已掌握知識處理文獻信息,使其信息化,圖書館已成為信息集散中心,同時也是普通群眾“終身教育”聚集地。這也是基層圖書館進行創新的目標。
(二)發揮基層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社區是現代城市居民所生活的場所之一,其是城市的建設、管理基礎點及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載體,基于此,需要對社區文化建設及圖書站建設進行加強。社區圖書站作為載體,努力開展各種活動。網站上也會上傳一些未成年需要的讀物、講座等,這樣孩子的假期生活不僅得到了豐富,而且正確引導了孩子認識、使用互聯網。除了需要對社區圖書站建設進行加強外,學校擠出相應經費設立讀者服務站也非常重要,有了資金就可以征訂小學生比較容易閱讀與理解的報刊雜志,充實各學校的資源,利于在校生及時準確、方便快捷地查找相關資料。
(三)健全服務體系,服務新農村
基層圖書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如今,基層圖書館的作用在于為文化站及圖書室提供服務,這主要借助的是基層圖書館的館藏與資源,借助基層業務輔導站及圖書流動站所提供相關資源,不斷提升文化站及圖書室的服務水平。
二、提高自身建設
實踐發現,基層圖書館發展主要矛盾在于經費與專業技術的支撐力量不夠。實施“文化信息資源的共享工程”,可以有效改變基層圖書館的館容與館貌,最終使得基層圖書館相關服務內容與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鶎訄D書館的建設必須充分利用國家拓展、延伸服務內容這一契機,建設電子閱覽室網絡,服務于廣大讀者,擴大基層圖書館的電子文獻擁有量,更好地滿足讀者不同需求。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網絡
事實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終極目標在于合理化結構、平衡地發展、健全的網絡、有效地運行、惠及全民的服務網絡的建立與完善②。除了不斷拓展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內容外,還要有好的發展機制,當然最主要的有一個良好的團隊,其觀念需不斷更新,同時技術過硬。在政府領導下,進行合理規劃,提升基層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各級政府管理部門應重視對基層圖書館建設的認識,將基層圖書館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
社會環境日新月異,可以說,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所以圖書館管理人員已不能繼續沿用原有管理模式與觀念。新形勢下,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幫助其提升個人能力,順應社會需求;另外轉變服務方式也非常重要,使得圖書管理人員不再只是做一些簡單借還操作,而是懂得利用現代化技術為讀者提供方便、智能的服務;轉變其職業道德、文化知識、業務能力,使得圖書管理人員不斷充電,滿足讀者需求,讓廣大讀者能夠不斷獲取新知識與信息。
四、建設有地方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相適應
首先,要做到特色館藏資源的與時俱進和開拓創新。特色館藏建設滿足社會實際需求,順應時代的發展,把特色館藏當作“鎮館之寶”,吸引大眾眼球,使得特色館藏更好地為不同階層服務,讓他們享受到免費、優質的文化產品。其次,特色館藏建設需體現本土與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地區館藏建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既體現一定民族性,又是世界性的基礎。最后,重點做好文獻資源體系精品化建設。圖書館受市場經濟影響,采購工作目的在于使采集的文獻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盡管基層圖書館的購書經費不充足,但采購工作仍要有計劃,體現“精”字。具體如下:精選文獻,把握好“適用”與“質優”相關標準,“以用為主,兼顧收藏”,同時有效控制藏書量,提高質量,促進文獻資源體系精品化。
借助以上措施,基層圖書館相關服務領域很好地得到延伸,服務質量也隨之上升;使得更多基層群眾能夠走進圖書館,充分利用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其作用,提高基層群眾的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
注釋:
①謝曉波,張靜.基層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和發展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12):314-317.
②遲春佳.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08):69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