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紅
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和傳播媒體的迅速發展,微課的產生和發展給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打開了一條新的出路,本文從微課的定義與特點入手,基于筆者教學實踐,詳細闡述了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及具體運用情況,以期為高中音樂教師開展微課教學活動提供經驗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鑒賞;微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1;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08-0224-02
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隨著我國新課改工作的落實,對音樂鑒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音樂鑒賞課的重視程度,推陳出新,使用先進的教學模式,確保音樂鑒賞課的有序開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播媒體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微文化已經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微課也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教學手段。其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課能夠適應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研究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微課的定義與特點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它是一節短小的視音頻,呈現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視頻一般為5-10分鐘。
(二)微課的主要特點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有效教學模式,已然成為教學改革和課程研究的關注熱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方便學生反復觀看,進行學習。這種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微課的其他幾個特點:所謂“微”,指的是視頻的時長較短,一般在5-10分鐘左右,相對一節常規的音樂課略顯短小。因為在互聯網上,人們觀看視頻的忍耐度通常不會超過10分鐘,這也是微課“微”的主要原因。“小”是微課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小”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指微課文件的容量小,因為時間短,所以微課視頻的文件容量可以大幅減少,一般只有幾十兆甚至十幾兆,這完全符合當下互聯網播放視頻的帶寬和速度,也就使得微課視頻的傳播和分發有了較好的物理基礎;二是指微課的選題小,因為時間短,所以微課不可能像以往的課堂視頻一樣講授一個完整的單元,只能針對某個知識點、某道習題或某個學習環節進行講解。“精”是由“短”所帶來的另一個微課的特點。所謂“精”,指的是微課的設計必須精致、緊湊,不能拖泥帶水。因為時間短,所以微課中的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鐘都應該經過精心設計,否則無法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傳統的課堂視頻,教師有較多的時間來導入學習內容,也有相對充裕的時間來組織學習活動,微課則不然,每一段教學活動都需要進行更精致的設計,因此設計微課就像拍一部短片一樣,除了慣常的教學設計,還要有詳細的腳本規劃以及鏡頭的組織安排,否則很可能就超時了。
二、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
1.微課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音樂鑒賞支架。音樂鑒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能自己欣賞音樂,自己“讀懂”音樂;微課也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動權。微課將音樂鑒賞方法和學習途徑零散地拆分開來,用一些片段和段落來說明問題,將一些課堂上難以理解或無法深入解讀的東西以微課的形式進行傳授,這就像為音樂鑒賞學習構建了一個支架,通過這個支架同學們將會讓很多音樂鑒賞的知識融匯貫通起來,從而舉一反三。
2.微課能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對音樂的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是傳統音樂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
3.微課可以充分體現音樂鑒賞的實踐性創造性,能更好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音樂翻轉課堂。
4.微課教學反饋及時、針對性強,評價客觀,執教者能及時聽到他人對自己教學行為的評價,獲得反饋信息;較之常態的聽課、評課活動,它“現炒現賣”具有即時性;這種課前或課后的自主研發課程,人人參與,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心理壓力,不會擔心教學的“失敗”,不會顧慮評價的“得罪人”,較之常態的評價就會更加客觀。
三、高中音樂鑒賞“微課”教學應用實踐
(一)選擇確定目標,對現有材料做減法
對于一節普通的音樂鑒賞課來說涉及的知識點一般不超過5個,基本上是穿插在鑒賞教學的過程中的,要從中選擇一個點進行微課教學其實就是片段式的教學,因此確定教師想要達成目標變得非常關鍵,否則音樂將被肢解得支離破碎。
為第一單元《學會聆聽》中的“音樂要素”制作一堂微課是我接受的第一個的“命題作文”。在10分鐘的時間里要完成音樂基本要素包括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調式等的講解有很大的困難,于是筆者開始對教材做減法,確定了三組“姐妹”,“旋律和節奏”、“和聲和音色”兩組進行重點講解,“力度和速度”進行啟發式教學,這三組要素之間密不可分,兩個一組講解,使學生容易理解。
(二)確定適合的教學手段
當目標和內容確定下來后,用恰當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是音樂鑒賞微課成功的關鍵。音樂鑒賞課程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在常規鑒賞課中聆聽作品基本占用了課堂的三分之一時間,而在微課中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聆聽作品那教學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教學目標也難以達成,因此需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
(三)錄制視頻,制作上傳,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目前在微課的錄制中運用最多的是錄屏軟件、PPT和手機,簡單的微課只需要將PPT課件和聲音用錄屏軟件進行同步錄制,最后按照需要進行格式轉換直接上傳到網絡平臺使用,方法簡單易操作,在這里不贅述;第二種是用手機進行視頻錄制,適合于示范性較強的課程;這里筆者將重點介紹的是音樂鑒賞微課中具有的特殊要求,需要多機位同步錄制,操作相對比較復雜的制作過程,最后希望呈現的是一堂完整且較完美的微課,可以成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在今后的課堂內外頻繁使用的課程,因此需要后期的制作,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四、高中音樂鑒賞中微課教學的困惑
在初步探究和實踐音樂鑒賞微課的過程中,可利用的教學網絡資源比較少,成功案例也很少,于是可借鑒的經驗也比較少,因此在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和難題,筆者在此提出來希望在今后的探究實踐中逐步改進。
(一)哪一類音樂鑒賞課更需要借助微課的手段
在親身的教學實踐過程,以及之前參加的微課教學評比過程中發現,有一些課并不適合做成微課,而很多時候也許是為了套用微課的形式而將課程進行了機械濃縮,既沒有講清楚知識點也沒有達到微課的目的,沒有實際作用,因而失去了推廣意義。
(二)是否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學生參與微課制作中效果與難度的矛盾
讓學生參與微課的制作,提高教學效果,但也增加了制作的難度和復雜程度,是不是有更好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矛盾,讓音樂鑒賞教學中微課的手段簡單易行呢?按照筆者制作微課的效率來看,制作完成一堂微課的時間大概是四個單位時間(以一節課40分鐘為單位),耗時的確比較長,如果要制作一個系列的微課就會耗費大量時間,給正常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如何推廣音樂欣賞教學中微課的運用
音樂鑒賞作為非高考科目,學生抱有無所謂的態度,除了少部分學生對微課的內容感興趣會在空閑時間主動學習之外,大多數學生在老師沒有具體要求的情況下不會主動學習,這就對微課在校園里如何推廣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微課也就成了一種趕潮流的形式,沒起到實際的作用。
五、結語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輕松、更容易和更高效。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大力推廣應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加強微課的理論研究,提高微課的應用水平,給高中生展示新型的音樂鑒賞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高中音樂鑒賞的教學效果與質量,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丹.“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10).
[2]劉寶新.“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吉林教育,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