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凱娟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國家加大對教育的資金投入,教育技術不斷更新。近年來,數字化地理教室在全國眾多省區均已大量投入使用。如何使用好數字化地理教室,應成為每一位地理教師,甚至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考慮的問題。本文簡要介紹了數字化地理教室的配置,結合教學實際,總結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應堅持的原則,以及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具有顯著優效性的幾節初中地理課程內容,為地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地理教室 初中地理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2-0150-01
近幾年,數字化地理教室作為新生事物,在國內各省區陸續建立。但是由于具體到各區縣投入數量有限,培訓人員批次有限等多因素影響,數字化地理教室的使用率并不太高。作為一種能夠更好的為師生服務的教學資源,數字化地理教室應該得到更好的開發和使用。
一、數字化地理教室的配置
數字化地理教室一般以藍色或模擬星空為背景,以“數字星球系統”為核心,配有室內天象演示穹頂、電腦、可移動數字星球展示臺、平面投影儀及幕布或觸摸式一體機、立體交互地圖教學系統、可替換式燈箱教學掛圖、語音立體地形圖等信息化設備和教具,輔以窗簾式掛圖及各種地理模型,學生的桌子和凳子則多考慮有利于小組合作的樣式。整個教室的設計及配置以滿足實際教學為主,還可用于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研究性學習或興趣小組活動。
二、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應堅持的原則
數字化地理教室因其配置的特殊性,功能有別于普通教室,使用效果也因人而異,在使用過程中應堅持適用性原則及科學性原則。
1.堅持適用性原則
任何教學設備或教具的選擇,都應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即具有適用性。數字化地理教室的環境與普通教室存在很大差別,室內給學生提供的信息也非常豐富,能夠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教師進行調控。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在數字化地理教室上,教師應首先選擇適宜的課程內容,在學生進入數字化地理教室后,還應引導學生觀看或探究合適的教具,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堅持科學性原則
教學過程要順利實施并達到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的教學設計及教學組織具有科學性,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也應具有科學性。它可以體現在時間安排、內容選擇上的科學性以及面向全體學生。即讓全體學生在合理的時間觀看、演示或探究正確的教學設備或教具,學習恰當的教學內容。
三、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具有優效性的幾節初中地理課程內容
未考慮校本課程的開發及開展研究性學習或興趣小組活動的情況下,筆者結合自身初中地理教學實際及部分同行的教學經驗,以新課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初中地理教材為例,總結出在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時具有優效性的幾節初中地理課程內容。
1.地球和地球儀
“地球和地球儀”一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內容,包括地球的形狀、大小、地球儀、經緯網等比較宏觀且抽象的內容。以往教師常采用PPT課件、指導學生觀察地球儀等教學手段來上這節課,雖然也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仍需要建立在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基礎上。此外,普通地球儀上除有經緯網,還有大量顏色、文字、符號,對部分學生的觀察造成干擾,影響教學時間及教學效果。利用數字星球展示臺能讓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很快建立起空間聯系,并且能夠根據教學需要向全體學生適時展示地球儀、經線、緯線及經緯網,很好的避免了以往教學方式的幾點不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地球的運動
“地球的運動”一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內容,這節教學內容,因其抽象、空間概念強、動態與靜態思維轉換大,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的難點[1]。以往教師一般借助課件、動畫、手電筒、臺燈、地球儀等輔助教學,操作起來比較費力氣,而且效果有時候不是很好。在數字化地理教室,運用之前的課件、動畫、數字星球及觸摸式一體機或交互式電子白板、日地月運行儀來上這節課,能更好幫助學生建立直觀、立體、動態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而教師操作也更加簡單。
3.地形圖的判讀
“地形圖的判讀”一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內容,理解等高線地形圖如何繪制并能讀懂,需要學生極強的空間感。通常上課課件中用的動畫,很難從多角度,隨觀察者的心意進行展示,而等高線地形模型又由于體積、個數、容易散等原因,課堂中操作起來效果一般。立體交互地圖教學系統配合觸摸式一體機或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很好地解決以上出現的問題。學生可以觀察到三維模擬山體,并且可以隨意調整觀察角度,在感受等高線的繪制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暫停,更受學生歡迎,效果也更好。
4.陸地和海洋
“陸地和海洋”一節是七年級上冊第二章內容,包含“大洲和大洋”、“海陸的變遷”兩節,內容空間跨度和時間跨度比較大,學生理解比較吃力。運用“數字星球系統”展示地球表面的大洲、大洋、大陸漂移以及板塊的分布,相比以往的平面動畫展示或教師語言描述更加立體、直觀。另外球幕展示內容可以不隨課件內容更迭,接受較慢的同學可以有更多時間觀察,因此空間想象力較差的學生能更快理解。
5.地形和地勢
“地形和地勢”一節是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內容,課標要求“運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相比較以往運用課件或手中的中國地形圖進行學習,利用數字化地理教室墻上的中國立體地形圖,學生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中國各種立體地形,也可以更直接得出中國的地勢特征,再配合語音介紹,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也大大增加。
四、結束語
利用數字化地理教室可以產生更好教學效果的課或許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地理教師堅持適用性、科學性的原則,不斷摸索、開發、總結經驗。在使用數字化地理教室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時候不僅需要授課教師自身努力,還需要同組教師、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的配合。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地理.七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