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趙云剛
摘要:習總書記指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年兒童中培育起來,家庭、學校、少先隊組織和全社會都有責任。”這向全社會傳達了一個鮮明的觀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要從娃娃抓起。本文對學前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現狀和重要性及如何在學前兒童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展開論述。
關鍵詞:學前兒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
中圖分類號:G62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141-02
屈指算來,國家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有10年了,那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狀況怎么樣呢?我們通過訪談法和問卷調查的形式,深入到幼兒園與老師、家長、社會人士和小朋友面談,看看學前兒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處于怎樣的狀況。從孩子們的訪談情況看,講文明懂禮貌是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孩子們在這個方面還是都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做的,但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其他方面的內容就不大知道了。從家長和幼兒園對孩子們的教育情況看,并沒有全面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成人訪談對象都知道要重視和恪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整內容卻缺乏了解,甚至于對 “八榮八恥”的內容都說不全。
究其原因: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宣傳表面化、形式化,處于說起來重要,學起來走過場,宣傳起來一陣風的問題。二是學習方法照本宣科多,聯系實際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束之高閣,在踐行上不對號。三是隨著社會發展,社會的思想潮流多樣化、價值觀多元化,一些腐朽的價值觀沖擊了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可見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意味著這個社會的追求,是形成社會向心力、凝聚力最為重要的因素。這種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礎是共同的價值與信念。在這樣擁有同一核心價值觀的社會中,人們才能團結一致,社會秩序才能井然。對學前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調查表明,孩子們的身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有些兒童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在物質上攀比浪費,生活上懶惰享受,集體中缺乏責任心等。因此,幫助學前兒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確抉擇,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前兒童健康成長,就是在抓一代人的“人之初”教育,事關一代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態度和修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在這一文件中明確提出,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指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貫徹中共中央的文件和習總書記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的精神,就是要進行全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包括在幼兒園開展好對學前兒童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有人說: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生成。如同樹木一樣,那最初的年月被記錄在年輪最核心處。這告訴我們:要珍惜童年的意義和對人一生的影響,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孩子們,讓他們健康成長。這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有效地在學前兒童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立足家庭教育陣地,立足于幼兒園教育陣地,用灌輸的方式給孩子們的頭腦中打下烙印,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們懂得應該怎樣去做。具體說來要做到:
其一,目標明確,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學前兒童的社會性發展需求之中。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幼兒園教育,對學前兒童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都要與學前兒童成長發展統一起來,從為孩子們健康成長負責任的這個立場上去實施。要從培育孩子的發展角度去確立階段性教育目標,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強24字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幼兒園小班學生將24字核心價值觀熟讀熟記,幼兒園中班、大班在熟讀熟記的基礎上能夠理解詞意。通過抓養成教育,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養成孝順、友愛、干凈、勤儉、節約、守紀、文明的良好行為習慣,逐步培養良好的品格和樂觀的性格;樹立是非觀;初步培養愛家、愛國、愛人類的情感。教育引導兒童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方法得當,讓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前兒童的心中生根發芽。
中民族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源泉,結合中民族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前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容易讓孩子們形成情感共鳴的效果。習總書記就曾經告誡過我們:“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在這一文件中,對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凝練的表述: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包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包含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的大然大愛;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一條紅線,將諸多民族的優秀美德串聯起來,滋養國人的浩然正氣,滋養民族的興旺發達。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富有時代精神和政治教化的意義,對于學前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會讓灌輸給孩子們的道理更加鮮活,讓孩子們結合歷史、結合典型進行感知,避免因為教育形式的問題讓教育活動走過場,孩子們聽不明白,也不知道在具體環境下應該怎樣去做。
教材課堂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載體、平臺和基地。
我國幼兒園現行教材,無論哪個出版社,其基本追求就是以孩子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其良好的品德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2014年教育部發了《關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寫入教材的通知》,對幼兒園教材的編寫修訂提出了明確要求。修訂后的教材,倡導現代學習方式,增加兒童道德學習與踐行的樂趣,通過主題活動,激發兒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幫助兒童初步掌握解決道德問題的策略。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內容講通講透,做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工程,切實引領兒童健康成長。
課堂教學無疑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和基礎平臺。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要依據教材開展,對于教材中對孩子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資源要善于靈活運用,邊講邊引導孩子們在具體的環境中應該怎樣去做,這是兒童認知習得核心價值觀的基本方式。所以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意義,還應結合具體的課文、生動的事例進行剖析講解,組織對社會現實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理解核心價值觀的每個主題詞,如用童謠、謎語、歌曲等孩子們喜歡的方式教學,堅持正面的教育引導。
在兒童教育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的養成不可或缺。必須強調實踐、體驗、創造的過程,盡可能通過孩子自己的角色、情景體驗,讓其成為社會化成長中的主動者。對孩子來說.種上一棵樹,幫助一位鄰居,創作一幅畫等等,都是他們樂于參與的事情。家長教師積極引導,孩子們就會在這些實踐中獲得書本上無法得到的東西,有孩子主動積極的參與,這些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將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郭莉、劉漢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辨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2]覃麗妃.幼兒園德育教育初探[J].科教文匯,2012(3).
[3]趙桃英.幼兒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實施生態文明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