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中的諸多問題,詳細闡述教學改革形勢,由于翻轉課堂教學與慕課教學兩者能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所以可結合當前的教學資源,細致地分析結合的優勢以及如何在資源均衡的狀況下開展研究,以期為我國課堂教學新嘗試提供文字參考。
關鍵詞:翻轉課堂 慕課融合 促進教學資源 均衡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3-0185-02
翻轉課堂與慕課是兩種形式較新的教學模式,兩者的融合,能夠讓教學資源更加均衡。故此,針對翻轉課堂與慕課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我國素質教育過程中資源的匱乏和教學模式的單一,是當前我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所以應大力轉變現有教學模式和提高教學質量。并結合我國教學資源的具體狀況,改革現有教學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力爭讓翻轉課堂與慕課相互融合在一起,并將這兩種教學模式真正落到實處,用以改善我國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故此本文結合當前教學資源的具體狀況,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力爭讓翻轉課堂與慕課間相互融合,且積極利用這兩類教學模式,將其落到實處,從而轉變資源不均衡的情況。
一、翻轉課堂與慕課的融合優勢
(一)翻轉課堂的優勢
翻轉課堂主要是轉變學生常規的知識接受方法。傳統教學中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聽的學習模式,上課之初教師給學生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教學視頻,學生借助于視頻能夠接受知識,然后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組織學生討論較難的問題。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充當教學主體,學生只能從屬地跟隨教師進行學習,學生確實能夠在整個教學進程中理解新知識,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相較于翻轉課堂還有很多問題,若運用翻轉教學開展此類教學模式,能體現出翻轉教學模式存在的教學優勢。第一,課堂教學內容具有較好的重復性。每個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一次講解,也許有些內容學生不是很理解,但在課堂上學生不好發問,但運用翻轉課堂的模式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教學內容的反復性,能讓學生課下反復觀看,重點地方能夠充分播放,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到自己的知識遺漏點,將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第二,教學中學生和教師之間有著較好的互動性。學習是一個主動過程,師生之間進行良好的互動,將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而通過翻轉教學的形式強化師生間的互動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慕課教學可以為學生帶來更新的課堂體驗。由于課堂教學中學生已經習慣傳統的教學模式,所以對學習存在倦怠感,全新的課堂教學體驗能讓學生對課堂有不同的認知和理解。第四,學生能夠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并將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到課堂中。[1]
(二)慕課的優勢
慕課其實是一種網絡課程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優勢巨大。慕課教學模式的優勢被詳細劃分為三方面。第一,學習的門檻較低,任何人都能參與到慕課學習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狀況選擇適宜自己的慕課學習模式,或者選擇自己能理解的學習內容,避免傳統教學的統一性出現的學習過難或者過簡單的狀況。第二,范圍較大,慕課教學活動中參與教學的人群比較大,所以能夠吸收各方優秀的成果,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專門的大眾平臺,讓資源實現共享,學生多方獲取資源,充實自己的知識。[2]
(三)慕課與翻轉教學模式的融合
翻轉課堂能夠與慕課相互融合,主要是借用課堂教學中的網絡互動平臺,讓資源在共享中獲得收益,并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而保障課堂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學中可以從兩方面做起,第一先要分配教學任務,可以讓占據優勢資源的研發機構或者學校制作視頻,這樣能把教師從視頻制作中解放出來。很多時候教師在教學中將大量的時間花費到視頻制作上,由于制作過程耗時較長,教師在完成視頻后,無太多的閑暇時間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另外,為更好地實現資源的共享,讓教育的資源更為平等,可借助慕課這一龐大的網絡化平臺,培養教師的技能,傳統教師技能培訓需要教師外出學習,耗費時間,耽誤學生的正常課時進度。但慕課教學模式的開展能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將名師優秀的慕課教學方式錄制下來后,教師可以適當學習,積極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內,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也能帶動教育的資源均衡發展。[3]
對于部分資源略顯匱乏的學校來說,將教師上課視頻錄制下來,并借助于慕課這一網絡平臺,共享錄制的視頻內容,豐富課堂上的教學資源,并讓這些優質資源得到較好的應用,發揮其意義,強化課堂教學能力,保障課堂教學的效果。[4]
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模式的相互融合,能更好地促進教育的均衡性發展,也能讓教育更為公平,避免資源二次開發中出現的問題。可以讓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的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利用新的教學方法,充實他們的教學技能,并運用精品慕課內容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完成其他教學任務。
二、翻轉課堂和慕課融合下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的模型構建
慕課與翻轉課堂教學中融合兩種教學模式,主要是利用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彌補教學資源匱乏的狀況,豐富現有學校的教學資源,然后在慕課的平臺上讓資源和信息之間形成互動與交流。
圖1 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解決教學資源不均方案模型在該模型中教師的學習資源是翻轉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知識互動過程,教師通過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將學習中的問題提煉出來,編撰成課堂教學內容,用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其他人能夠分享優秀的視頻內容,并進行借鑒和學習。特別是當學習者處在資源較為困乏的學校,他們借助視頻能了解當前的教育發展形勢,利用優勢資源,提升自己的知識學習能力。
學習資料是學生課前復習的輔助工具,目的是傳遞知識。部分資源較為匱乏的學校,不僅學生要提升,教師也要提升。學生和教師借助共享的名師視頻,學習知識和教學經驗,了解到最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拓展教師的教學思維,讓教師可以用全新的視角審視課堂。這有助于改善資源匱乏地區的知識資源和教學資源。
(一)分析教學內容與學習者特征
此教學任務模塊中,教師的引導作用不言而喻,但學生的自主學習卻不能忽略,雖然應用新教學模式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緩解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緊張的學習氣氛,然而要注意教學中傳統講授教學也是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學習環節。其中包括教學中分析學習者的特征和分析學習內容這兩個部分。第一,教師先要了解教學的內容,做到熟知,并了解知識傳遞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相較于之前的知識內容有何聯系,教師可結合這些內容設計出測試前的考試題目,用以測試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起點;第二,分析學習者的風格與起點,需要分析兩種類型的學習者,一種學習者是教師,另外一種學習者是參與教學進修的資源匱乏地區的教師。學生作為學習者,也要被詳細地劃分為資源匱乏地區的學生和資源豐富的學生這兩大類,他們在學習的風格與起點上就存有差異性,所以開展對應教學時必然有著本質不同。[5]
(二)創作視頻教學及輔助資源
教學視頻以及輔助教學資源任務模塊建立的前提是要設計教學視頻。教學視頻關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狀況,也是課程教學的關鍵,主要是將大的課程內容凝結在小視頻內,一般視頻教學的時間都集中在8-10分鐘。其實提及到視頻教學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授課過程,包括課前導引、課上講解等細致環節,并能將學習的目標和內容融合其中,學習者能夠總體把握相關學習內容,通過視頻觀看能做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輔助資源活動主要內容分為兩個方面:第一,結合之間的測試結果,學生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很多時候學習的不足只有學生自己發現,才能針對性地進行自我調整,教師發現后可以適度為學生指出不足之處,但是真正理解和要進行轉變的主體依舊是學生。教師只需根據學生的狀況,設計教學輔助資料,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偏差,教師在設計時需要適度補充學習材料,這些學習材料能夠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程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讓學生通過前期的資料了解更輕松地理解知識。第二,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應適當為其拓展學習內容,包括運用練習題目強化和鞏固學習內容,輔助資料包括各類測試題,但是測試的題目不應過多,控制在5-10道題目即可。這些題目的代表性要強,能將本節課的內容都囊括其中,設計完成以后要將這些內容全部上傳到慕課平臺上以供學生參考和學習。
三、結語
本文研究翻轉課堂與慕課教學相融合的方式,并詳細研究結合中資源優勢如何分配。通過研究獲悉,研究翻轉課堂教學優勢能夠讓慕課與翻轉課堂融合在一起。在教學資源均衡的前提下,滿足教學資源的公平性,要求教師任務明確,并讓教師有更多充足的時間進行教學任務研究。特別是在教學資源匱乏的狀況下,慕課的網絡化平臺建設,能夠記錄教學過程,豐富教學資源,給學校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參考,幫助教師強化教學技能,進而確保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最優。
參考文獻:
[1]姜艷玲,國榮,付婷婷.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35-36.
[2]廖中文,邱秀麗.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研究[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31-32.
[3]王朋嬌,段婷婷,蔡宇南,曾祥民.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2):111-112.
[4]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9):42-43.
[5]李艷,張慕華.高校學生慕課和翻轉課堂體驗實證研究——基于231條在線學習日志分析[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