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相國
摘要:基于山區小學教育條件在硬件和軟件上要比其他經濟社會發達小學落后得多,那么,這就會直接影響著山區小學數學的整體師資力量,勢必也潛在地影響著山區小學數學教學效力。另外,小學數學學科本身就與其他學科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那就是不僅僅需要識記而且還需要思考,而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認知能力不強,必然會影響數學學習能力。因此,這就需要山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便于有效提升山區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山區小學;數學教學;獨立思考;途徑
綜合對山區小學數學整體水平不高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會發現山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忽視了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意識地培養,以致于小學生學習數學問題時不能夠用思考的辦法而進行透徹性地領悟和吸納數學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更不能夠在做數學題目時而達到舉一反三去解決數學難題,那么,這勢必導致山區小學數學的整體學業水平不高。因此,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認識到獨立思考能力是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水平的關鍵性因素,并積極采取有效教學策略給予培育。
一、在山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一方面,與其他小學相比來說,山區小學教學存在這因地理位置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的小學數學師資力量弱的客觀原因,這也會潛在地影響著小學數學教學效益得不到有效提升,最終不利于山區小學生的進一步成才成長。而當地小學生如果能夠有效地運用獨立思考能力開展數學學習,就能夠有效彌補因師資力量薄弱因導致的數學教學效力上的差距,這就需要山區小學數學教師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便于學生減少對數學教師的依靠性而有效提升數學學業水平。另—個方面,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科特點來看,本來就需要運用思考能力才能夠把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數學教材內容得以消化和吸收,因此,提升山區小學生的數學學業水平勢必要求數學教師有意識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數學的能力。
二、在山區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途徑
1.拋出問題循循善誘以啟迪學生思維
從獨立思維演進的邏輯順序來看,都是從一個個的問題質疑開始,而我們的山區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向學生拋出問題,并提出讓他們去想辦法盡力解決問題的教學要求,而是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擔心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夠去進行大量性的灌輸和講解,這樣的數學教學活動就等于是小學數學教師包攬了學生該有的任務,更不可能給學生余留充足的思索問題時間去獨立解決問題,最終不利于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而融會貫通地真正掌握所學數學知識。因此,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于數學問題不是全面性地進行詳細講授,而要有選擇性地適時拋出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以啟迪他們的思維,那么,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并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就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并不斷促使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參與數學學習。
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長度單位”這一教學活動時,當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米、分米和厘米”長度單位識別時,因小學生對三個長度單位沒有一定的標準,難以對一定的物體進行長度單位準確標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先以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先進行講述,而后數學教師引出1米=?厘米的疑問題給學生,并加重提醒小學生從“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這兩個公式厘米去推算,這樣問題拋出一下子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并增強了他們的探索性紛紛進行思索和運算之中,經過思考學生們很快地指出是“1米=100厘米”。
顯然,小學數學教師余留問題并給出提示不僅引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也不知不覺地培養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讓他們從自身的思維認知中區分了“米、分米和厘米”這三個長度且對具體物體標注也有一定標準。
2.合作探究學習以激發獨立思維
所謂的合作探究學習就在于讓每一個學生都發揮思維能動力并聚合在一起共同有效解決問題,可見,合作探究學習是一項激發學生們的獨立思維能力的有效教學途徑。
三、結語
毋庸置疑,為了擺脫山區小學數學教學效力差的狀態,山區小學數學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著力從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改變狀態的突破口,是山區小學數學教師以小學數學課程本質的內在學習規律為依托的必要性教學策略選擇,也是遵循小學生智力開發有效學習的主觀性需求,更是順應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培養數學素質人才的目標要求。只有山區小學數學教師采用有效教學途徑去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獨立思考能力,才能夠促使學生們真正學會了數學,也才能夠有效改變山區小學數學教學水平落后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