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桂淑
【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的聯系愈發的緊密,而同屬于亞洲的中日兩國交流也漸漸增加。中日兩國同屬亞洲,兩國人民都是黃種人,從外貌來看沒有十分明顯的差距,可是兩個國家的主要口語不同,所以使用的語言是區別兩國人民的重要方法。多樣性和普遍性是日語教育在我國的主要特點,那么日語教育中異文化交流的思考就是有關日語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時我國漸漸加強與世界各國間交流與合作,學生的交流能力是當前教學的關鍵,而異文化交流能力也是其中之一。
【關鍵詞】日語教育 異文化交流 思考
0 引言
雖然日語屬于大家所謂的小語種,但是在年輕人對它的學習熱情不亞于法語、俄語等聯合國通用語言。在大學里,學習日語也是很多學生第二外語的不二之選。近來幾年,有一些外語教育機構通過設計一些異文化混合班課程來吸引本國學生或者國外留學生。本文將通過日本留學生到中國的學習體驗、文化體驗以及相關面授課的研究,同時簡單分析目前日語在中國所處地位以及異文化交流現狀。
1 日語在中國學生們心中的份量
(1)中日文化對人們的影響。21世紀以來,大量日本留學生來到中國求學,也有許多商家來到中國發展,因此日語的使用越來越普遍,日語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要。那么,日語又在中國學生的生活中扮演著什么角色?從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來分析,社會在一步步的前進,人們的追求也一點點全面。中日之間的微妙關系,需要我們新世紀的學生認真對待、仔細對待的,有太多的歷史需要銘記,也有太多未來需要我們去探索。自身全面的發展是人類必要的追求,無論是英語,法語,或者是日語。從中國近來幾年的來看,大量的學生在學習生涯拼搏、努力,爭取自己能擁有更多一種的技能,更多一種的語言。
(2)日語和漢語的價值觀念。日本文化的發育條件非常優越,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獨一無二的風土人情,再加上日本人民對自然的熱愛,促成了一個雖然地理小缺內容深的獨特文化。同時日式料理在中國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日式料理的代表,壽司就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外國食物之一。國家團結,在日本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這一點和中國尤為相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人民團結是兩個國家在政策方面不約而同的謀和,由此可見,兩個中日兩國的價值觀也有相似之處。
(3)日語教育中異文化的理解。中日兩國在文化上也存在不相統一的問題,尤其在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異上表現的十分明顯。日本教育研究模式在全球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日本在對于教育研究方面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在20世紀 80年代,一個社會安定的日本,經濟飛速迅猛的發展,與此同時,日本對教育就開始十分的關注,國家全面的發展,將自己制作成一個具有強大創造性的島國。加強對一個領域的研究和考察,要將這個領域進行各種差異性的分析,從過去現在、他人自己,各個方面都要有所考慮,每個方面的優缺點,保留的地方,改正的地方。中國曾經有過一段“閉關鎖國”的時期,這種思想現在仍然對一些人有這巨大影響,總會有些人在之一: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別的語言,要學習別的文化,等他們來學習我們的語言文化不就好了。熟不知,這是中國的國際化路線必經之處。這是中日文化的主要差異,兩者價值觀和行為觀的不同,也是中國與歐美各國的文化差異之一。
2 中日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
(1)語言表達方式上存在差異。語言和文化兩者之間密不可分,日語教育者離開了日本文化的話,想那么他所教授描繪的日語想必也是似是而非。例如,在我們受到其他人的贊美和表揚的時候,往往會說:還可以吧!謝謝你的夸獎。而在你贊揚日本友人時,往往聽到的是:“不不不,我做得并不好,我還需要繼續努力。”雖然兩個國家都認為謙虛是美德,但是兩個文化在表述中又不盡相同。在中國,謙虛更多的是表現,而內心中是認同自己的,而在日本,是由內而外的認為自己還做得不夠好,能更加深刻的認識自己的不足,這樣也會更加的去努力、去提高自己。中國人一直覺得謙遜是一種美德,也是對自己的自我價值觀的認識,認為自己做得已經夠好了。
(2)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上存在區別。國家行為模式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我們不能偏執的使用曾經腐朽的思想去衡量現在的日本,不然歷史問題的偏見,會對我們學習理解日本文化帶來困擾。我們不一定接受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不過,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的去理解日本文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這是作為一名日語教育者的責任和任務,當然這樣也可以給我們自己省去許多的麻煩。
3 中日文化差異與日語學習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運用語言,即使是自己的母語也要先通過學習,才能夠熟練的運用,對于中國學生的我們,在學習日語時,更要踏實。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我們如果充分的了解日本獨特的文化,在模擬出的日本文化氛圍中學習日語,是相對容易吸收日語的方式。在運用日語的過程中,要了解日版人在表達相同的內容時是如何的去思考的,從而選擇出最適合當時環境的字、詞、句。這樣就會更準確的運用日語,會避免許多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表達的誤解。同樣的,在其他國度的留學生學習漢語時,也是要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思考,才能去熟練的運用。由此,充分的了解日本的國民特性是學習日語的必經之路,了解中日文化的差異也是中國日語學生核心任務之一。
4 結語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相互之間溝通交流的最主要的表達方式。語言是文化的核心載體,任何文化都離不開語言的存在,語言與文化之間的聯系尤其緊密,中日兩國之間的交流溝通歷史悠久,兩個國家之間有相似的文化特征也有相互獨特的民族特性。也是由于中日兩國之間存在些許文化背景的差異,一點點的形成了兩種不盡相同的文化。中日兩國之間微妙的關系,在異文化交流中需要著重的注意,了解中日文化差異,深刻的領會中日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樣才能真正的將學習日語應用在生活之中,更好的學習日語,更好的應用日語是一個學生學習日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2015年跨文化交際與日語教育國際研討會”在黑龍江大
學舉行[J].日語學習與研究. 2015(06)
[2]解晶.日語教育中日語影視作品應用現狀及策略[J].西部
素質教育.2016(07)
[3]劉洋.淺析日語教育學的研究拓展領域——兼評《日語教
育學概論》[J].高教探索.2016(10)
[4]丁玲玲.中國民辦高校日語教育的現狀及課題——以上海
師范大學天華學院為例[J].日語教育與日本學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