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福元
【摘要】“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直接的管理者,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基本單位,是教師和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人才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層集體。而班主任是學生班級的直接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聯系班級與各任課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關鍵詞】小學教育 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183-01
眾所周知,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也是學校實施教學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得力助手。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如何做好自身工作,使所帶班級具有良好氛圍和班風,并且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體會。
一、要有“四心”——責任心、愛心、耐心、童心
1.要有責任心。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知道我們的職責是用責任心去啟智。也許從教育產生的那天起,教師就與責任緊緊連在了一起,傳承文明是責任,啟迪未來也是責任。對我們教師而言,責任心在平凡、普通、細微,甚至瑣碎中體現出來,課內課外、班內班外、校內校外無處不在,都需要我們要有高度的責任心。
2.要有愛心。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班主任要以博大的情懷,無私的愛滋潤他們的心田,愛心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班主任對學生一定要傾注全部愛心,贏得他們的信任。例如,每天早晨巡視教室,先看看學生有沒有到齊,放學前提醒學生注意安全等。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但班主任投入了真情,也換來了學生對自己工作的承認,家長對我們的認可。
3.要有耐心。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有耐心,堅持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班主任對學生一定要耐心細致,深入走進每個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的一舉一動,注重小學生的養成教育,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天。在班主任工作中,既是嚴厲的師長,又是慈愛的長者,學生“親其師”,能不“信其道”嗎?
4.要有童心。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時刻保持年輕的心態,以一顆童心去對待學生,用他們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他們的思維去感知世界,才比較容易是自己更有親和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學生,能和他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
二、要有“四勤”——口勤、足勤、手勤、眼勤
1.勤于和同學們交流,即口勤。班主任要經常找學生談話,了解他們的各科學習情況。尤其是學生成績下滑幅度大的,找其學生談心,幫助找原因,鼓勵學生要努力,迎頭趕上來。再者就是班主任可以利用特殊的時機,講說有意義的故事,舉一些不良事件與學生討論、各抒己見。多聽聽學生的發表意見并給予肯定。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覺得你可親,就會親近你、接受你,把心里的話告訴你,和你交朋友。
2.勤于深入學生的生活,即足勤。班主任在課間、自習課要經常深入班級,和學生經常接觸,了解他們的心聲,發現其問題,和學生打成一片。再者就是利用空閑時間進行家訪,班主任家訪不是為了告狀,而是幫助家長找到改正學生缺點的方法,讓家長配合老師和老師齊抓共管,使學生的各個方面有所進步。
3.勤于給學生示范,即手勤。班主任要勤動手隨時記載每位學生的平時表現,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多在學生面前帶頭示范,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尊重你、親近你。再者就是班主任多寫一些教學總結、教學心得,多記錄一些與學生接觸、交流活動的內容,為管理好班級積累經驗。
4.勤于觀察學生的動態,即眼勤。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尤其課余時間班主任要經常到班級去看一看,究竟學生在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幾分鐘,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在關注他們。再者就是班主任多看一些教育學、心理學各方面的書籍,學習先進的管理班級藝術,讓自己的認識有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游刃有余地管理好班級。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是持之以恒的工作。我們將上下而求索,有一顆博大的愛心做好小學生的引路人,為小學生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在我們的教育和引導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呂淑英.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 課程教育研究, 2016(12).
[2]李國慶.新時期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 西部素質教育, 2016, 2(17):187-187.
[3]楊薇.建設良好班集體——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J]. 學生之友:小學版, 2012(11):67-67.
[4]富鳴芳.愛滿天下面向全體喚醒心靈——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之我見[J]. 都市家教月刊, 2012(10):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