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南洲實驗小學 陳 蕾
淺談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策略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南洲實驗小學 陳 蕾
英語教學是教育事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時代在發展,英語的學習在當今國際化的中國越來越舉足輕重。同時,英語作為一種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不僅僅是當今中國人應該掌握的語言知識,更應該是一種素質的體現?,F如今,中國提倡素質教育,教育的本身不再是單單傳授學生知識,更應該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英語口語正是素質教育的體現。而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骨朵,更要從小抓起。因此,英語教學在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問題上勢在必行。
提高;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英語教學;教學策略
如今,小學的教育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英語教學中的口語教學一直是教育的薄弱環節(舒青梅 1996:289-295)?,F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停留在聽、讀、寫三個層面上,而忽略了“說”也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應該從最基礎抓起。只有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了,他們才能有自信把英語學得更好。本文主要分析現階段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對策。
如今的教育,不僅僅只是教材上的思考和學習,還要著重提高綜合運用能力(王德春、陸明琛2011:157-158)。小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才應該是教育之本。所以,作為學生教育素質的體現,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理應提高。然而,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著很多的弊端,使得小學生英語學習吃力,英語口語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小學的英語教師大部分依照教材上的知識點原封不動地念給小學生們聽,而不加入自己的特色。這讓小學生覺得英語只是一個讀寫的科目,而不會對其產生興趣。同時,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過分強調把課文背會,把單詞寫會,而忽略了讓學生們背課文和單詞的最終目的——掌握。這種單調乏味的課堂教學無法活躍課堂氣氛,更無法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這種過于形式化的英語教學只能打擊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信心,更不要提開口說英語了。
大部分學校的小學教師并沒有完善的教學方案,或者是一些剛剛畢業大學生,缺乏一定的教學經驗,不知道該如何把自己的知識轉化到學生身上去。他們需要經過系統的培訓,并且需要時間的磨練,才能將自己的個性和教學方案融為一體。有的英語教師自身口語也不正宗,甚至只是掌握語法和死知識的教師,無法做出系統完備科學的口語教學方案,也不能準確地教學生語音或者是糾正學生的發音。如此一來,學生的英語口語只能處于低層次的模仿階段。受到教師不標準發音的影響,小學生的口語在語音形成的關鍵時期便會夭折,嚴重阻礙學生往后的學習發展。
現在大部分學校并沒有先進的英語教學的管理理念。英語教師教小學生練習的方法只停留在讀和背誦,而忽略了純正語音的模仿和語言環境的重要性(雷淑蓉 2015:234)。絕大部分小學里并沒有聘請外教,學生聽不到純正的美音或者倫敦音,他們聽到的只是一些英語教師的中式英語。長此以往,小學生所模仿的口音也只能是中式英語。
此外,小學的英語教師著重學生的寫作和語法,并不重視學生的讀音,也沒有意識去糾正學生的讀音。這導致英語課只是用中文表達的英語語法和寫作課,學生們聽英語的時間很少,有機會說英語的練習更少。
不僅如此,學校也沒有配備完善的英語聽力和英語語音教室。平常學生們的練習機會很少,也沒有正式的練習環境,使得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機會大大減少。
英語本來就是學生的第二語言,不可能像母語這般可以被流暢自然地表達出來。再加上缺乏語言環境和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很多小學生對于在公共場合說英語有一種抵觸心理,生怕被別人嘲笑,擔心發音不準確、口頭表達不夠流利以及緊張等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同學的談資和笑點。小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這種嘲笑會讓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無法提高英語口語的能力。
教材只是教學中的一部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才是教授學生的最好方式。教師不應該一味地依照教學材料來教學生,而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念和方法,用自己的熱情來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
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聽”“說”“讀”“寫”四步相結合,不僅僅要“眼到”“手到”還要“心到”。手腦并用,“思”與“說”相結合,不能只是讀讀材料,讓學生隨便聽聽就算了,更要讓學生有一種很強烈的參與感。成功的課堂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讀,學生在聽,而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課堂上不可或缺,有一種獲得知識的成就感。
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和思考,盡量讓學生多講多說,增強學生發表意見的自信,有分享和討論知識的成就感。
我國的教育發展與最初設定的計劃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各種問題和情況出現,尤其對于教師素質的要求和培訓并沒有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來實施。
各大高校應當提高教師本身的素質,開展教師培訓,讓英語教師有機會去各地考察學習。教師不應該僅滿足于教學,更應該通過學習來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英語讀寫能力,更要著重提高口語水平,學習和掌握語音的技巧,掌握好學生的學習心理,對癥下藥,循循善誘,最后以自身的水平來提高小學生們的英語口語能力。
教學的目的不單單只是灌輸死知識,更多時候是要培養學生自我表達的能力。學校應適當地聘請一些外教,用純正的語音來潛移默化地小學生的語音,在課堂上多多互動交流,增強小學生說口語的信心。
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話劇、英語歌唱比賽等一系列與英語有關的娛樂活動,既能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口語能力,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教師不再固定地去按照教材讀單詞念課文,而是通過情景設定、小游戲等一系列課堂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討論,積極參與。
學校應該加大對小學生口語培養的投資,增添語音室、英語角等設施,還應該定期給小學生播放國外的電影和動畫片等,讓小學生們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
此外,學校應該增加一些有關于英美文化的課程,讓小學生們了解外國文化的深厚,理解外國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有助于英語口語的表達。
教師不應該只注重教學能力和自身知識,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學習心理。小學生們的心理脆弱而敏感,很容易有自卑心理。尤其對于英語口語的這一方面,教師應該有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循循善誘,漸漸引導,重視小學生們的細微心理。教師不僅僅要在教學方法上有科學合理的引導,更要在心理上進行疏通和理解,讓學生們懂得教師的良苦用心。
同時,要多多鼓勵孩子們說英語,不要一味地打擊孩子,要給予他們贊賞的眼光,讓他們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建立說英語的信心,更好地成長。
結語:綜上所述,影響小學生口語能力的主要因素各種各樣,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原因,并且制定出一系列的對策,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有在逐步完善英語教學方法的前提下,才能讓小學生們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雷淑蓉. 2015. 影響英語口語能力的主要因素及對策研究[J]. 英語周刊(下半月)(3):234.
舒青梅. 1996. 英語能力培養方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89-295.
王德春,陸明琛,常和軍等. 2011. 語言學概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57-158.
祝大明. 2012. 認知能力的培養與外語教學[J]. 教學與教材研究(32):22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