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耗時耗力,效果也與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差甚遠。筆者結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出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16-02
《西方經濟學》課程是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理論性較強,該課程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傳統的教學方法出現的結果是學生課堂聽講花費較多學時,局限于圖形和理論的理解,不會使用理論來分析現實中的經濟現象。學生普遍感覺西方經濟學課程很難,其中涉及的內容使用價值不大,這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要求背道而馳。
一、當前《西方經濟學》課程的教學
《西方經濟學》課程側重于經濟學領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規律、經濟政策等內容,使用幾何圖形和函數關系式來分析個體經濟和國民經濟。其中微觀經濟學包括供求理論、效用論、生產者理論、市場結構理論和分配論;宏觀經濟學包括國民經濟指標、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失業及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增長、經濟周期等。一般分兩個學期講授,每學期60學時左右,非經濟學專業為48學時。傳統教學方法中,講授學時占比80%以上,僅有20%左右學時用來實踐。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使用函數關系式或者畫圖進行重點概念和理論講解,偏重于數學層面的解釋,忽略了經濟規律背后的使用價值。盡管也有部分學時用來進行實踐和討論,增加學生對經濟原理的理解,但很多教師對此缺乏方法,課程教學過程問題重重。
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通用教材覆蓋面過大
當前,財經院校的本科專業《西方經濟學》課程普遍使用高鴻業主編的紅皮教材。該書經濟理論的描述和分析成分偏大,大部分內容是函數關系式和幾何圖形的解析,適合經濟學專業學生對高等數學有一定基礎后進行學習,加深對相關理論的理解。里面涉及的案例分析也超出常規。很多非經濟學專業的這門課也使用這本教材,里面的內容偏離了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和教學目標相背離。當教師按部就班的講完所有內容后,學生感受不到其對專業知識的作用。
2.講授學時占比較大
傳統教學中,教師需要講解函數關系式,畫圖分析,然后解釋經濟規律,整個過程占總學時比例較大。據調查統計,除個別教師采用慕課教學外,80%教師每節課講授時長超過30分鐘,僅有10%教師會使用實踐式教學。講授學時占比較大,導致學生聽課效率逐漸下降,教學結果與預期相差甚遠。雖然部分基礎好的學生感覺課堂聽懂了,但是使用原理分析問題卻很難,對經濟原理的應用能力偏差。
3.課后習題的適用度不夠
課后練習是鞏固所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途徑。然而,統攬所有教材的課后習題都是以簡答、計算為主的題目。這類題目偏重于鞏固課本基礎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缺乏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學知識的切入點。學生作業經常成為變相抄課本,很少有機會獨立思考所學知識。
4.期末考試題型中應用題占比較小
期末考試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主要手段。目前的本科期末考試試卷中應用題占比很少能達到60%以上,很多學校這門課程考試會有名詞解釋、填空,分值占比達40%以上,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而不是應用能力。有的學校增加應用題和材料分析題占比,但選擇資料比較陳舊,缺乏時代感,學生很多不知道或者不感興趣,考試結果也不甚理想。
三、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建議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課程教學改革工作:
1.審慎選擇教材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適用面較寬,很多專業將其列入基礎課程,既有文科專科,也有理工科專業,因此選擇適合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嘗試跳出通用教材的范疇,挑選或者自己編寫專業教材,少函數、少圖形,重點結合案例來說明經濟理論。比如食品科學工程專業的經濟學課程,應側重于食品行業的供需問題研究,結合行業內的時新素材給學生講解,生產理論可以就學生專業實驗課的實例來說明,便于學生理解供給規律。
2.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課堂講授或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了文字、圖像和聲音等手段傳播,這種以一對多的教學形式,很容易在課程的后二十分鐘失去效果。教師需要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變一對多為多對多,發揮小組的互動效果,讓學生充分交流,在不斷交流中獲得新知識,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可以嘗試項目式教學方法。教師變為項目管理者,帶領學生開展項目調研,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3.豐富課外作業
不同專業的課程要求不一致。對于非經濟學專業的教學而言,教師需要丟掉手中的習題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專業人才需求動向來布置課外作業,形式不局限于文本作業,可以視頻、音頻或者數據報表、圖形、圖片等。例如,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經濟增長理論,寫一篇目前經濟發展的評論,拍一則地方經濟新聞,調研提供幾個數據等。
4.增加分析題占比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重點在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所以西方經濟學的課程也應著重訓練學生使用經濟學規律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考試題目應盡量多增加經濟現象的分析,將考察知識點融入案例分析中,鍛煉學生形成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丙毅.應用型人才培養與經濟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之路[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6月刊.
[2]張艷.應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年第5期.
作者簡介:金森森,女,河南西峽人,鄭州科技學院助教,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糧食經濟、農業經濟與區域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