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摘 要:隨著時代的變化和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因此,在信息化時代里,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任務。文章通過簡要分析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指出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合理策略,以期能夠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策略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在教育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形勢下,小學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課程成為豐富學生電腦知識、培養學生計算機能力的主要途徑。但是,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得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較差[1]。一方面,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信息技術課程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程存在硬件設施不健全、不完善的現象;另一方面,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都沒有能夠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學,不夠重視信息技術教學的地位,使得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較低。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沒有深入研究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學生和家長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傳統學科之上,從而給信息技術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二、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合理策略
1.利用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具有愛玩的天性,利用游戲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游戲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2]。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智力比賽游戲和簡單的打字游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指法學習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合理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適當調節學習氛圍,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
2.通過示范,合理引導學生
與單純傳授理論知識的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不同,信息技術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在詳細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親自操作,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摸索,通過不斷的實踐,來了解每個鍵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同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建立興趣小組,讓學生互相討論、互相學習,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電腦是學生了解外界事物的重要依據,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電腦的優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鏈接時,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適當講解鏈接所帶來的距離效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鏈接圖案、動畫片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親自動手操作,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電腦繪畫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詳細講解矩形的畫法,讓學生思考圓形、三角形的畫法,以提高其學習能力。
4.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目的是在傳授簡單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小學生的年齡很小,理解能力較差,經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目的,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多地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操作,來掌握理論知識,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作為一門新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秋紅.小學信息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探析[J].數字化用戶,2013(5):64.
[2]陳 芳.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6(17):132-133.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縣董團鄉大地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