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立華
摘 要:為創建我國創新型國家,一定要加大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要求職業化院校進行教育創新,以培養創新型的應用人才為教育目標。在職業院校的化學教學主要是以實驗訓練、嚴格考核以及理論滲透等多種教學方法,來加強實踐創新意識的滲入與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高效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對于創建創新型社會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院校 化學教學 實踐創新能力
引言:建設創新型社會需加大對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然而職業院校的存在更是對地方經濟發展提供著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責任,因此,在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方面,主要注重的是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化學這門課程時,對于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職業院校教授化學課的教師,應充分的把握學科優勢,來加強化學的實踐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保證理論知識扎實的掌握下,使學生在實踐創新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化學理論教學中滲入實用性知識
化學的主要理論來自于實際生活,反過來理論又能指導實踐。然而,現代化職業院校的化學教材中針對于實用的化學知識內容還不多,對于這種情況,化學教師應盡力找尋教材中與日常生活或是工農業的生產密切相連的知識,努力將理論結合實踐應用。既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也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例如在學完一部分知識以后,要求學生在現實中尋找相關問題,并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可以使他們體會到實際生活中也有科學道理的存在,進而推動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另一方面,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健全化學知識實際教學。比如在講鈉、鎂、鐵、磷這四種元素時,聯系土壤中磷元素存在的影響,引導學生探求磷的形態,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在教授脂類物質時,可以講授洗滌劑去污原理;講授鈉元素時,可以向學生提問喝汽水為什么不解渴的原因,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知識,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二、對于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強化訓練
(一)分解練習。化學實驗的應用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針對于傳統教學模式造成學生實驗基礎薄弱,為了保證學生掌握每一項知識,就需要將知識點進行分解若干份。比如在學習過濾知識時,可以將過濾流程進行分解,首先講解過濾時所需的器具,例如過濾網、漏斗等;其次講解過濾的四個階段準備、過濾、沉淀、洗滌知識點。然后讓學生分解練習。在學生自主練習時,老師在一旁進行引導,對于細節方面進行規范化教學,保障學生擁有實踐創新的能力,為發散思維培養奠定基礎。
(二)組合練習。在完成分解練習以后,為了使各個操作細節有效的銜接起來,提升學生對于操作的技巧與熟練程度,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練習。比如在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會涉及到操作儀器有酒精燈、鐵架臺等,通過對儀器的連接,檢測氣密性以及藥品固定等方面,這些不僅需要學生的熟練操作還需要動作協調,做到每一步都要正確,而且能靈活運用。組合練習對于學生技巧操作上極為關鍵,一定要反復進行練習,尤其是在課余時間。因單一的反復進行操作會使人產生厭倦,從而失去學習熱情。為了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時常變換教學模式,比如讓學生上臺演示,使其他同學進行檢查評價;班與班之間、組與組之間進行操作競賽等。
三、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用才能
(一)組織化學興趣小組,強化動手能力培養。開展的活動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對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比如在日常生活里找尋一些物品進行再造設計的化學實驗。比如白醋與柚子皮相融合之后,是很好的去污劑,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因素。二是聯系生活實際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核心問題,如在配置各個顏色墨水、化妝品等。實踐證明,多動手、多動腦,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二)開展多種服務,增長學生才干。利用學生所學知識有效的為社會服務,增加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教師組織學生應用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形成多種服務形式。比如讓學生在編寫化學科普時聯系生活實際的前提下,并且裝訂成書,送到試點用戶中,直接對當地農村經濟進行服務;或是組織學生到農田中體驗土地的含水量以及磷、鉀元素存在的測量,為當地的農民實現科學種田提供準確的依據。
四、改革化學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的考核就是一根無形的牽引力,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動力。傳統的考核方式是依照試卷的成績來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忽視了學生在實踐應用中的能力,不能有效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了實現對于化學實踐教學的目的,要貫徹實踐創新為應用目標,除了在期末利用試卷進行考核外,還要增加實踐與實驗的考核。在期末時采用筆試,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客觀題目占小比重,主觀題目占大比重,主要是為了學生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要結合所學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在實驗教學過程里,采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在實驗操作與實驗報告這兩方面進行考核。而實踐考核是依據學生在參加課外活動的成績與表現等所進行的考核。通過對每個階段都嚴格的進行考核,能夠全面的反映出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實踐能力,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應用能力進行公正的評價。
五、結束語
在新形勢下,職業院校的主要目標在于為社會輸送創新應用型人才,加強實踐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各個職業院校改革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在化學學科的教育中,加強對實踐教學方式的應用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化學教師只有在不斷創新的前提下,將實踐性教學充分的落實在教學過程中,這樣才會提高學生的應用意識與實踐、創新理念、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才會為社會培養出創新應用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勁,淺議職業院校化學教學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J]. 同行,2016,(15):120.
[2]尹瑞瑕. 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非化學專業知識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夏洪波,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師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D].杭州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