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加靜
摘 要:農村學校器材、場地等硬件條件較差,體育課往往得不到重視,導致學生體育意識淡薄。體育游戲是集趣味性與教育性于一體的一種現代教育教學手段,不但能豐富農村初中學校體育課堂,還能把傳統教學轉化成快樂體育教學。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討加強農村初中學校體育游戲教學的措施,旨在為提升體育教學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游戲教學;措施
游戲教學是改革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途徑,能幫助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培養學生團結互助、遵守紀律等集體意識及頑強機智的個性與品質,且在農村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能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效。因此,農村初中學校加強體育游戲教學至關重要。
一、通過認清游戲功能來實現角色轉換
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很強的娛樂性、競賽性,備受廣大初中學生的青睞。農村初中體育游戲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體育游戲是學生鍛煉身體的一種手段,具備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功能;豐富多彩的游戲內容使每一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促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活動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與競爭意識;體育游戲提倡配合、協調,能促使學生通過相互合作樹立起熱愛集體、力爭上游的精神。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教師在體育游戲教學中要注重實現角色轉換,發揮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提高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體育游戲中獲得成功體驗[1]。
二、選擇體育游戲要以教學為主要依據
農村初中學校體育游戲教學中選擇的體育游戲要與課程教學內容有密切聯系,要按照體育教材內容及重難點選擇體育游戲項目。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清晰認識游戲的目的、意義,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幫助學生強化身體素質。
如當體育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捕魚的游戲時,可選擇操場的空地作池塘,并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讓學生通過猜拳的方式決定漁民和魚的扮演者,扮演漁民的學生小組可選擇兩名或兩名以上學生到池塘捕魚,而扮演魚的學生只能在池塘范圍內游動;在場內的各個角落安放魚筐,被捕獲的魚不能隨便在魚筐里走動。但在游戲之前,教師要將游戲規則清楚地傳達給學生,一旦魚游出池塘就會被捕捉。當學生明確了體育游戲規則之后,就會選擇自己適應的方式參與游戲,在奔跑中鍛煉身體,并增強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出游戲的教育教學意義。
三、按照場地、器材等因素進行游戲教學
按照農村初中學校場地、器材等一系列變化因素,學校應依據實際情況改變體育教材,合理進行體育游戲教學,順利達到游戲教學目的。農村學校的體育器材匱乏,但游戲器材是確保體育游戲教學實現預期目標的必要條件,所以體育教師從身邊取材、自主設計體育游戲器材等都很重要[2]。
如在“負重接力跑”的游戲教學中,由于學校缺乏器材,教師就可考慮讓學生帶來家里的空米袋,適當裝入泥土來代替負重物,或背著廢棄摩托車的外胎進行接力跑,從而靈活采用自選器材來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提高農村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體育游戲教學
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身心發育尚不完全,體育教師在游戲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征,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體育游戲教學組織方式,使體育游戲教學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更強。同時,教師要重視選擇難度適中的體育游戲,以便高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體育游戲教學一般要求學生先掌握基本的一些游戲動作,接著逐漸增加游戲難度,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
將體育游戲適當融入農村初中學校體育課堂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農村初中教師應采取各種有效的教學措施,探索更多富有教育意義和教學作用的體育游戲,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推動農村初中學校體育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海波,李志勇.初中體育“課課練”游戲化教學的現狀調查[J].運動,2015(10):61-62.
[2]許 濤.試論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當代體育科技,2013(21):114.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新橋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