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山
【摘要】小學生天性好玩愛動,缺乏自制力,課堂上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轉移學習的注意力。小學數學內容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且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單一,學生更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學需要打造趣味化的數學課堂,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愉悅的學習、思考和探索,進而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本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對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提出幾點合理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化課堂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090-02
小學數學的教學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教學內容為藍本,教師要善于挖掘出教中的趣味因素,加以利用。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剛剛進入小學學習,所以對很多學科都充滿了好奇,這時候,他們學習的興致還是比較高的,教師就應該把握好這一點,利用好這一點,將學生的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
一、小學數學實現趣味化教學的必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期的學生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對數學也不例外,很多剛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數學充滿了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剛開始的學習,他們都充滿著熱情,但是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他們就會覺得數學學習內容比較枯燥,而數學課堂又不夠活躍,于是對數學失去了原有的熱情,提不起興趣。而趣味教學法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小學階段,教師使用趣味教學法,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帶動學生的熱情。
趣味教學通過創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整個小學數學課堂變得充滿生氣,非常活躍。在這樣的氣氛下,有利于小學生活躍大腦思維,發揮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也是今后學習數學的需要。
二、小學數學趣味化教學的具體手段
1.利用游戲,進行趣味教學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生活和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活動,也是最受他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把游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到游戲活動中,使其變得形象化、直觀化、趣味化,抽象難懂的數學概念、數學規律變成了游戲活動的內容,學習變成了游戲的過程,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了,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而且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選擇游戲活動中,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組織,一方面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要符合數學授課的具體內容,在課堂中感受到愉快和樂趣,這種趣味性的學習方式,就為解決數學課堂中枯燥乏味的知識做出有效的改善,提高了小學生數學課堂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學一年級數學教材中“分類”的相關知識時,由于這一數學概念對于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他們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部分知識,教師可以創設“讓文具回家”“幫小動物找家”“水果放進果盤”等游戲,引導和啟發學生尋找不同事物的共同屬性,并試著將屬于同一類物品的事物歸納在一起。
這樣設計教學過程,既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快速高效地掌握了學習重難點,而且通過游戲活動打造了趣味化的數學課堂,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原則。
2.利用多媒體,進行趣味教學
多媒體是一種現代教學手段, 它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可以多種教學手段來展現豐富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個有聲有色、聲像同步的有效教學情境,使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使枯燥無味的教學氛圍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加富有趣味性,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起到先聲奪人,吸引學生有效注意力的效果,從而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與思維的最佳狀態。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一個圓平均分成 8份、16份、32份、64 份,將其剪開,再將其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這樣利用多媒體將剪與拼的過程全程立體直觀地展現出來,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學生發現將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所拼成的圖形越接近長方形。 此時引導學生觀察原來的圓形與經過剪切后所拼成的近似長方形之產是有什么必然的聯系。 學生得出雖然形狀變了,但是二者的面積并沒有變,這樣將新知求圓的面積轉化了求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面積。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怎么求呢? 由于采用多媒體進行剪與拼,形象直觀,學生很容易得出長方形的長就是圓的半徑,而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周長的一半,這樣自然而然就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
3.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學活動是讓學生接受教育、獲得知識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發展思維,使他們通過學習獲得比較全面的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來描述和講解知識點,改善枯燥、單調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就會喜歡聽教師講課,而且他們一直處于積極亢奮的狀態,思維更加靈活,學習效率也大大提升。同時,教師幽默語言可以增強與小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使得抽象化的問題能夠更加形象的、具體地表現出來,在師生交流中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動手、動腦,互相討論交流,激勵他們他們積極發言,構建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思考和探索,自學地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并不是對學生完全放手,讓他們放任自流,而是教師恰當引導,使學生在既有集體約束,又有個性發展的課堂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學習、探索和研究,尋找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他們在快樂學習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作用,并在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雪琴.試析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學周刊,2016,26.
[2] 孫立山.激趣,大奧小學數學趣味化課堂[J].才智,2016,11.
[3] 張效華.小學數學教學趣味化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8.
[4] 鄧成芬.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初探[J].亞太教育,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