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志艷
[摘 要]寫作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投入多,成效差。教師不妨采用“支架”模式,借助搭建支架、剖析范文、合作學習等環節降低學生寫作難度,讓其在合理訓練中掌握寫作技巧,實現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支架”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10051
寫作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通常是“投入多,成效差”。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教法。傳統單一的訓練模式耗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同時也磨光了學生所有的興趣,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為了走出寫作教學困境,我嘗試采用“支架”模式,借助搭建支架、剖析范文、合作學習等環節降低學生寫作難度,讓其在合理訓練中掌握寫作技巧,實現能力的培養。下文結合牛津英語8A Unit 6 Main Task“A snowstorm”淺談如何運用“支架”模式展開寫作教學。
本單元主要圍繞北京遭遇暴風雪襲擊的話題展開,主要講述了Sandy在暴風雪中的所見所聞。Main Task的寫作任務是讓學生結合文本描述某一自然災害。
一、搭建支架預習,緩解寫作壓力
在正式開展寫作活動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尤其是對詞匯、短語的預習。沒有扎實的基礎,不僅會影響欣賞范文,更會妨礙語言輸出,導致信心不足,使得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所以,我們要充分準備,借助支架幫助學生緩解寫作壓力。
根據Main Task的設計,我們首先要帶領學生理解并掌握一些相關詞匯,像nearly,snowstorm,warning,signal,roll,remove等,這是最基礎的部分。然后,朗讀一些詞匯:hear the noise of traffic,typhoon signal number,remove the snow,roll up trousers,nearly fall down,continue to fall around us 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以便到寫作環節能靈活運用。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學生要收集相關的信息和背景資料,為下面的活動做好知識儲備。在這一環節,我采取導學和合作相結合的模式,讓學生根據我的提示仿照例子“snowstorm:weather report,snowstorm warning,walk slowly,be trapped/covered/hurt/killed,remove the ice and snow,repair the broken houses...”在小組討論中收集其他自然災害的信息,像a fire,a typhoon,a rainstorm,a sandstorm,a flood,an earthquake等。
這樣,學生就有了充足的知識儲備,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就能自由發揮,有效克服表達困難,避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
二、分層剖析結構,理順文章層次
很多學生在寫作時頭腦里沒有整體的框架,有一句寫一句,整篇文章七零八落,嚴重缺乏層次結構。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很有必要帶領學生分析范文,以此幫助學生剖析結構,達到理順層次、正確表達的目的。
這個環節至關重要,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為學生的思維活動做好鋪墊。首先,我會向學生呈現一些雪災圖片,然后加上配樂,營造傷感的氛圍,激發學生共鳴。在簡短交流后,我就鼓勵學生造句。有了之前的知識鋪墊,學生的表現讓人很滿意。導入環節過后,學生對范文的欣賞躍躍欲試,我就快速進入正題,從文本第一部分Introduction講起,相對應的是雪災發生的時間、地點。接下來的兩個部分就由學生自己剖析。為了幫助其分析,我借助提問進行引導:1.Where was Sandy?2.What did she do?3.What happened to her?學生在解決我的問題的同時就能歸納出其他兩個部分的主題:During the snowstorm和After the snowstorm。然后再引導學生借鑒范文,品味其中好詞好句,學習長難句式的生成,在語言輸出時能自由發揮,給文章潤色。
三、合作學習創作,創新展示成果
經過了前兩個環節,到了學生寫作前的最后一步——語言組織。寫作是語言的輸入,有了充足的語言儲備,如何能優化輸出呢?這就需要學生在動筆前不斷地組織、修改,實現學以致用。
為了促進學生表達,我會借助多媒體播放一些網絡視頻,像南方雪災等,讓學生思維活起來,達到熱身的目的。幾個視頻過后,學生果然沒讓我失望,他們開始自由表達,語言運用超乎我的想象。于是,我就趁熱打鐵,組織小組討論,讓各小組以抽簽的形式選擇討論話題,然后由組長將任務安排落實到每個人,比如兩個學生負責Introduction,兩個學生負責During the snowstorm,剩余學生負責After the snowstorm,總之要保證人人有事做。在這個環節學生表現得很積極,充分發揮,絞盡腦汁想好的表達,想讓自己的小組表現得比別組好。等到學生都寫得差不多了,我就讓其進行展示,以此實現班級資源共享。在展示時為了加深學生記憶,增添趣味,我會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展示方式:可以是朗讀,可以是書寫,還可以表演出來。這時學生會很興奮,整個教室充滿了歡聲笑語,讓人覺得很有活力。
總之,“支架”模式的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作能力,鼓勵其運用語言,還能激發其興趣,增強其寫作自信。教學時,我們要精心設計各個環節,吸取“支架”模式的精髓,落實到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