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萱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2-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多年來對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具體實踐,詳細論述了對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概念、目的及意義的認識,并結合日常院前急救宣傳工作,闡述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三種主要形式及做法,對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幾點體會作分享與交流。
關鍵詞 院前急救 宣傳工作 認識 體會
一、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自我認識
院前急救宣傳工作,就是借助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介,以文字或電子的形式傳播院前急救相關訊息。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目的是要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和認識院前急救,深刻領會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升院前急救意識,提高院前急救知識和技能水平。
做好院前急救宣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擴大院前急救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推進品牌形象的鑄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救人員的工作自信心,體現急救工作價值,對穩定急救隊伍,提升急救技術水平和改善急救服務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主要形式和做法
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形式主要有:“新聞”“宣教”?!靶侣劇笔菍π陆l生的事實的報道,借助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快速傳播媒介,易于被大眾關注和接受;通過“宣教”即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人們可以了解并掌握到更多更實用的急救知識與技能.
(一)對于“新聞”宣傳,宣傳負責人應保持高度的新聞敏感性,隨時隨地關注各項急救工作開展情況,一類是日常院前急救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如交通事故、火災、塌方等;另一類是單位的日常工作動態,如召開了某次會議、舉辦了某某競賽活動、接待了某某領導等等。對有報道價值的急救事件或工作動態,應注意在當天及時向有關當事人采集信息,如果是宣傳負責人全程參與則最好,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向他人采集信息時應進行多方核實,因為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時間、認識等不同可能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而在宣傳負責人不能親臨現場采集信息的情況下,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就需要進一步把握,同時對涉及到的對象應隱去真實姓名,注意保護相關當事人的隱私。對于報道一些成功的急救案例,宣傳負責人則應注意與醫務科聯系,醫務科會對急救醫生每天開展的救治有更多的關注、了解和記錄,什么樣的病人算是搶救成功的,醫生的前期處理是怎樣的,對后續醫院的搶救又起到怎樣的作用,急救科都能提供一個專業的解答,這從另一個側面也保證了稿子的專業性,不致于鬧出專業笑話。這種新聞報道相對于前一種時效性方面要求要低一些,但也應注意不能拖很長時間,否則只能算是則舊聞了。對于“新聞”宣傳稿件,不能因為重視其時效性而忽略了規范流程,匆匆忙忙投稿可能會有“后遺癥”,稿子在完成信息采集、撰寫、修改后,都應經過分管領導或主要領導的審核修改后才能予以簽發。
(二)對于“宣教”宣傳,即院前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普及培訓工作.我中心現有青少年自護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院前急救普及培訓基地,接納我市各個行業的人士前來我中心進行院前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培訓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救護員培訓”,培訓對象主要為外資企業員工,培訓內容有如何撥打120急救電話、心肺復蘇術、創傷救護、氣道異物的現場急救法等,向受訓人員收取一定的費用,并發放“救護員證”;另一種為普及培訓,對象為社區居民、消防戰士、學校學生、公交公司駕駛員、出租車駕駛員等,培訓內容包括如何撥打120急救電話、四項基本技術、心肺復蘇術等,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發放“救護員證”。培訓以小班化培訓為主,針對不同的受訓人員,從他們的利益、經驗和接受能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與實踐培訓。培訓基地每年培訓人數超千人,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三、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體會
院前急救宣傳工作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工作,它關系到單位的文化建設工程,是文化建設工程中的一項基本內容,同時它也是社會公眾與院前急救機構間的一座溝通橋梁,沒有它,公眾無法了解“院前急救”,沒有它,院前急救機構無法為社會公眾答疑解惑。
院前急救宣傳工作要做得好、做出成效,首先需要單位領導高度重視,在工作計劃日常安排中,必須充分考慮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有專人負責,一般由辦公室負起該項職能,具體工作人員既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又要有熟練的業務水平,要能夠認真組織起發動工作,落實好具體事項;再次院前急救宣傳工作也離不開全體職工的積極參與,要讓每一位員工都要看到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若其中某個方面做得不到位,都將影響到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也就無法充分發揮院前急救宣傳工作的作用。
院前急救宣傳工作不能單一停留在投送新聞稿件上,而是要全方位、多形式地開展,要加強與報社、電臺、電視臺合作,以及利用網絡等平臺深入開展宣傳報道工作,要做到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對內與對外相結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