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吉平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新課改的不斷加深,教學方法也進行著變化。在教學中,教學方法講的就是,通過教學者的指導進行教學,并且需要教學者對方式方法能夠靈活運用。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教學的重點,更好地為學生設計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開發(fā)性的教學題材。同時,也要注重教學的最終效果,還能夠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豐富多樣,其大致上可以分為常式和變式,就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常式;變式
在教學當中,無論是什么教學方法都是中性的,簡單地說,就是一些將用得比較好的教學方法稱作好方法;反之,用得壞的方法就是壞的教學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選取適合自己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看看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或者是否符合教學的本質內容,再看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從而運用好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等實際狀況進行有效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教學方法可以分為兩大方法,常式和變式,根據這兩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教學。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常式
在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教學方法的常式講的就是,教學過程中,以固定的教學結構順序進行教學,在這種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以教師授課為主,按照“課堂導入—正字、正音—層次劃分、文章分析—作業(yè)”等教學結構進行指導教學,因此,這種教學過程比較枯燥乏味,無法調動課堂的學習氛圍。在常式法中,最常見的基本教學方法是問答法、討論法、敘述法等。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呆板,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相對比較成熟穩(wěn)健,而且具備完善的教學理論基礎,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1.問答法
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中,教師運用具有探究性的問題進行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興趣,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在問答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觀點,進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想法動了起來。經過不斷地教學實踐,得出了更多與問答法相關的具有規(guī)律性、啟發(fā)性的教學方法。在問答法的進一步實施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信息,這對今后的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產生共鳴,進一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關系。但是這種方法還是有些許不足之處,比如說教學中提出的問題適不適合學生,回答問題的人是多還是少等。
2.討論法
討論法是運用于解決文章內的重難點的方法。它實質上講的就是改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重點突出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新思想,展現(xiàn)出平等教學的理念。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活躍學習氛圍,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討論,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等。比如,在進行語文課文教學時,可以運用討論法進行教學,首先在討論前進行選題,并給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資料收集等。之后在討論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說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對別人的想法進行判斷,教師此時要積極引導,進一步深化內容。在結束后,教師要進行相應的評價,并提出一些探究性問題進行專題研討。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變式
所謂的變式講的就是將多種常式進行整合,并根據教學中出現(xiàn)的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改變。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每一篇文章的教學,都有一定的教學流程;但在結構中,要適當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或者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轉變,進而將常式教學變?yōu)樽兪浇虒W。
比如,練習法中的變式,有單一練習法、綜合練習法、對比練習法、比賽練習法等,在現(xiàn)今的教學過程中還在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例如,多媒體教學法。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從看、聽、說進行全方面感知,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視覺、聽覺等都動起來,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六年級《三峽之秋》的時候,進行多媒體教學,讓學生看到三峽的美麗,同時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快地把握住文章的核心內容,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最有效的教學,從而大大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學中不應單單采用一種教學方法,還可以進行討論教學、實驗教學、欣賞教學等,對這些教學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總之,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文教學時,要明白變式是基于常式開展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將常式與變式結合運用,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平平.找準切入點,教出略讀味:小學略讀課文教學的誤區(qū)與改進方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12).
[2]婁屹蘭,柳璉.追尋常識性課文教學的“語文味”:《火車的故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與評析[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16(3).
[3]劉艷艷.“讀、悟、寫”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J].教師,2011(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