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熠堃
摘 要:在對孩子進行輔導時,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要有針對性,做到因人施教,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數學的輔導也是如此,必須彈好“四重奏”: 一是讀懂學生,了解其學習方式;二是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教育;三是生動課堂,調動學習積極性;四是多管齊下,共創健康的氛圍。
關鍵詞:小學數學; 針對性輔導 ; 讀懂學生; 因材施教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于出頭處謀自由。” 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在他們身上會表現出某些不足、毛病或缺點,是千差萬別的。這就需要在對孩子進行輔導時,不能千篇一律,而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要有針對性,做到因人施教,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數學的輔導也是如此,必須彈好以下“四重奏”:
一、讀懂學生,了解其學習方式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曾說:“當教師把每一個學生都理解為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結構的人的時候,這樣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痹谡n堂上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就很難找到把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學生的“高速USB接口”。讀懂學生,意義重大、含義深廣,幾乎就是你課堂教學的成敗關鍵。讀懂學生,不僅僅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還要了解學生的愛好、興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點。
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交流以及觀察學生,對孩子進行性格上的大體分類。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有兩種學生,第一種是視覺型學生,觀察力敏銳,對圖形很敏感,喜歡畫畫和拼圖,比較安靜不愛說話,動手能力強。第二種是聽覺型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強,喜歡聽故事或講故事,喜歡音樂、戲劇及有表現力的活動,聽覺靈敏,容易分散注意力。區分清楚了學生的學習類型后,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另外,應當了解每個學生掌握的知識點與學習方式,以及孩子在數學上的優勢和短板,然后有目的的進行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教育
了解學生個別特點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礎。現行的班級上課注重面向全體,往往搞大家齊步走而難于照顧到學生的特點,使許多學生的才能發展受到局限。
例如,我們所說的視覺型學生,要選擇一些色彩鮮艷,插圖比較多的課件,這樣可以使學生從色彩圖片中獲取信息,豐富學生的生活視野;對于聽覺型學生,可以通過課件的音樂、編口訣教學等方式來刺激學生聽覺,讓學生更敏捷掌握知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在行為習慣方面對學生進行觀察和針對性教育。有的孩子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心不在焉,交頭接耳,學習成績較差。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鋪排幾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讓孩子按照順序認真去做。.還要有意識地練習孩子的留意力,和孩子講話時,一定要讓孩子看著你的臉認真聽。還要經常要求孩子復述課堂內容這樣可以促使孩子注意聽講,提高學習成績。有的孩子比較散慢和懶惰,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上并不刻苦,作業不能及時完成。教師要從平時要求孩子在班級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并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督促按時完成作業,從而自愿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三、生動課堂,調動學習積極性
很多小學教師可能都曾有過一種經歷:在講臺上使盡渾身解數,而學生就是不買賬。整個課堂看起來就像是一種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所說的“場域”狀態,看起來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然而其中充滿了學生的各種對抗力量。
尤其是數學課,不像其他課那么具有故事性和情感趣味,更注重理性和邏輯。那么,怎樣才能讓數學這顆科學皇冠上最美麗、最耀眼的明珠,在學生眼中煥發出應有的魅力呢?舉個例子,在講授測量知識時,拿老師的腰圍作為測量對象。然而這些教學措施,之所以能夠見效,能夠讓學生喜愛,并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最關鍵的在于老師在“讀懂學生”方面下了大功夫——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做教具。
教學實踐證明,在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因素中,有很多是非數學方面的。例如,如果經常因為回答錯了問題而受到同學們的嘲笑,那么這名學生很容易就在課堂上、甚至在平常和別人的交流中沉默寡言,從而導致對學習的排斥;如果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把老師對自己的批評轉化為對學習的反感等等。我們發現,在這些非數學因素中,老師是起著關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顧忌到學生的各種情緒,當然我們還要抓住學生的喜好來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和授課。
比如曾經有一位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加減法的時候常常犯錯誤,但是我了解到這位同學對《喜洋洋和灰太狼》很感興趣,我就常常拿動畫片里面的動物來當道具讓學生進行加減,結果這個學生的加減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活動的成功實施,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同時也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名數學教師的成長。其實,學生內心是一個神秘的世界……我們只有讀懂學生,課堂教學才能更加有針對性……才能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要求落到實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需要教師去引導的,而對于懵懂的小學生,教師不僅要按部就班的引導,還要迎合學生的喜好去引導。
四、多管齊下,共創健康的氛圍
學生除了在學校受老師的影響,同樣在家庭和社會中也會受到家長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作為老師,要多和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一起共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采取一些學習教育,當然這種教育不僅僅是要求作業按時做完,還要求對思想品德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學生的成長主要是在學校和家庭,要結合這兩者的關系,規范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上述的那些有針對性的輔導也是需要家長協助老師來共同實施和監督。
在學校里面可以多舉辦一些集體的活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與合作能力,現在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察更為重要。也可以讓學生輪流“代理數學教師”,旨在鍛煉學生的責任感和成就感,這樣在學習上能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家庭里面,家長也要多和孩子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教導孩子完成作業的時候也要注意勞逸結合。
各位同仁,或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請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那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抓好針對性輔導,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只有把針對性輔導與集體輔導有機集合起來,才能使先進更先進,中間趕先進,后進變先進,將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