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選取湖北省武漢市華中七校在校大學生進行調研,得到有效樣本657份。最終通過SPSS 16.0進行信效度分析,調查結果表明:環境影響因素對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度較大,而相較于學校教育而言,本應發揮同樣積極效能的家庭教育表現遜色;越來越多大學生因為有了創新想法而計劃選擇創業,這一方面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自身知識產權的重視、保護與利用,另一方面他們對于可行性的考慮占比減少,也體現出當代大學生“理想高于現實”的較普遍狀況;科技園、孵化器等助力創業的建設并未落到實效等。
關鍵詞 大學生 創業 環境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教育
作者簡介:雷曉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408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為支持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由此可見,在知識經濟及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對于大學生來說,選擇走自主創業之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在當前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話題持續升溫的趨勢下,對處于創業前端的創業傾向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指導人們形成正確思想行為的重要科學,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更是高度重視、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其作用不容小覷。因此如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其更貼近社會、貼近民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地、更好發揮其功能,也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不斷追求和探索的問題。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民生熱點,即大學生創業問題更好地結合,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更好的指導大學生創業,本文在參考了國內外相關文獻,并進行文獻綜述的分析研究基礎上,完善了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影響因素模型,并依此設計問卷,最后通過SPSS16.0進行信效度分析,以期為大學生成功創業提出具體有效的對策。
一、文獻綜述與問題的提出
為綜合參考前人研究成果,筆者查閱了2003年至 2016 年期間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即 CNKI 系列數據庫中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得到以下成果:
目前,國內大學生創業中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及作用的代表文獻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視閾下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等等文章,數量較多,研究較早。由此可見,關于“大學生創業中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及作用”這一研究課題已引起研究者的關注,處于發展的中期階段。
然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當代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即探討影響當代大學生創業傾向因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分以及探索在推動大學生創業傾向及方向優化均衡發展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的作用),卻還只占其中的極少部分,數量較少,且研究年份較短,由此可見相關研究還處于發展不成熟階段,并沒有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
最終得到以下三條分析成果:1.有關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大學生創業相關研究較少,其中深入具體從影響大學生創業傾向的因素角度研究更加缺乏;2.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當代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大多還停留在空洞的理論分析上,且理論深度沒有呈現出較完整有說服力的建構體系;3.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當代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研究量化分析中數據不完善,缺乏說服力,且依此基礎上進行的闡釋分析實踐性較差。
二、概念操作化設計與數據采集
(一)概念的操作化設計
在對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參考諸多相關文獻,并結合對教育工作者、自主創業企業家等專家的咨詢,同時結合小樣本預測和測前訪談后的補充,設計出調研問卷的相關指標。問卷構建的三個維度。一級維度設為行為傾向、希求性、可行性;其下再設二級維度,為別為:創業意向、創業方向,物質性、控制感、成就感、創新性,創業環境、個人特質;最后將理論性概括性的二級維度進行細化,得到三級維度:考慮創業、選擇創業、堅信創業、創業規劃、創業方向、創業流程、積累財富、控制命運、社會認可、強烈愿望、人生價值、做出貢獻、創新想法、創業政策、當地文化、大學政策、科技園、創業氛圍、家庭教育、親朋影響、親朋支持、成功事跡、態度積極、風險承擔、內在控制、自信獨立、創新意識,即每一道問卷題目的主要對應方向和內容。
(二)問卷設計與數據采集
首先,參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構建并完善維度模型,并選取文獻中已測得效度較高的相關題項。其次,向有關專家和老師進行咨詢和探討,從而根據研究的需要設計相關題項。根據以上步驟,形成了初始的調查問卷,共33個問題。而后進行了小范圍問卷試策,通過被測者填卷感受的反饋我們將類重復題目刪減、同時斟酌、篩選和替換了少數模棱兩可或難以量化的問題,最終得到了30道題目。最后遵循問卷的連續性、邏輯性原則、同時遵循由淺入深的規律,將30道題進行了重新的排序得到最終問卷。特別說明的一點是,為了更直觀便捷地從最終數據中直接得出各維度與主題的相關性,問卷客觀題部分全部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另外,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調查問卷以個人為樣本單位,以武漢市部分高校全日制大學生為調查對象。由于調研時段正處于寒假期間,本次采取網上填寫電子版問卷的方式。共收集樣本數量97份,其中得到有效樣本(包括無創業意向的樣本直接予以剔除)共83份,所占比重85.57%。
三、實證分析
樣本收集篩選工作完成后,本研究將運用SPSS16.0對調查的樣本數據進行數據分析。通過運用SPSS16.0對問卷樣本數據進行了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問卷調研的信效度分析呈現出的創業傾向、可行性、希求性三個維度的信度系數均大于0.7。這一結果說明這三個維度的變量信度較佳,有一定參考價值,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信度。下面就影響創業傾向的各個觀察變量對其潛在變量的影響程度進行分析:
(一)創業傾向
盡管“創業傾向”這一維度是作為對樣本的深度背景了解,也是問卷數據審核有效性的最后標準。但從這一變量下的數據來看,我們也同樣能發現一些調研所需信息。首先,我們將樣本中“考慮創業”、“選擇創業”、“堅信創業”三者李克特指數均在三分及三分以上的作為有效樣本,得到數據。從創業傾向這一潛在變量中看,其實包含創業意向與創業計劃兩個二級維度。從觀察變量中,我們得出“創業計劃”下的三個觀察變量,因子載荷均大于0.85,說明此潛在變量的結構效度很好,同時也說明這一變量與創業傾向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簡單來說,大部分人選擇自主創業時,他們較為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哪方面業務,大致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得到多大程度的成效,由此可知,創業方向、創業流程、創業規劃是較大影響創業傾向的一大因素。
(二)希求性
結果顯示“希求性”的信度超過0.7,但在三個潛在變量中是最低的,因此此維度變量的調研結果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在結構效度上還有所欠缺,觀察變量還不夠全面完整和貼切。但從因子載荷看,我們能夠看出,在大學生選擇創業的背景中,財富的支配力在衰減,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創業是出于希望將好的創新性想法付出實踐的熱情和以此得到社會認可,為社會貢獻力量的美好期許。
(三)可行性
從“可行性”的信度系數上不難看出,這一潛在變量下設的觀察變量可信度較高,但結構效度上依然不足,需要構建更完整的體系以補充,也需要更深入了解多方便信息以修正。在“可行性”這一大潛在變量下分支出“創業環境”與“個人特質”兩點,即前八個屬于創業環境分支,后五個屬于個人特質分支(具體依據指標設計中的排列順序)。而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創業環境”下的觀察變量的因子載荷普遍高于“個人特質”。由此說明“個人環境”的變量設計結構更為完整貼切,同時也能看出,當代大學生在創業問題的選擇上,受創業環境——尤其是教育環境的影響較大,但同樣也暴露出大學生預備創業者們對自身素質是否有助于創業這一問題上有欠考慮。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園在大學生創業傾向這一方面的影響力過于低,這與政府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創業孵化器、創業園林立這一現象出入較大,值得深省。
四、政策建議
(一)應優化大學生創業環境,讓科技園、孵化器落到實效
從上述數據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科技園在大學生創業傾向這一方面的影響力過于低,這與政府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創業孵化器、創業園林立這一現象出入較大,值得我們深省。創意園科技園不僅僅要成為政府高校重視大學生創業的標志和旗幟,更應該為推動大學生更好創業起到實質的輔助和指導作用,而不僅僅是一棟建筑或一處擺設。政府應為科技園投入實質性建設,并做好宣傳工作,而各高校也應積極響應、引導與利用。
(二)應注重家庭環境的影響力,更新觀念,理性認識
從上述大學生創業傾向影響因素模型可知,家庭環境對于大學生創業方面存在潛移默化、難以替代的影響。而無論在現實報道中,還是在分析問卷中我們都發現出生于較貧苦農村的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勁頭,較高于出身于大城市中家庭環境優質安逸的學生。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說法包括女孩子就應該找安穩牢靠的工作、自主創業風險大沒必要折騰,諸如此類的說法,大多出自于親朋之口;反而是出身清貧的學生希望通過自我努力“觸底反彈”,獲得社會的認可。因此,如何更新觀念,引導人們理性認識自主創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一直都是社會在思考的問題。我們應當牢牢利用好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的環境教育條件,為子女灌輸科學理性的擇業及創業觀念。
(三)提高自身素質,理性認識自我
問卷數據中顯示“個人特質”對創業傾向的影響較低于理論值,這暴露出大學生預備創業者們對自身素質是否有助于創業這一問題上有欠考慮。學生在未來社會中需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一是應該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包括企業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稅務知識、投資、法律法規、創業知識和專業知識等。二是要具有獨特的創新創業素質,包括自信、自立、自強、積極進取,有毅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等。三是還需要有合理的能力結構,包括實踐、開拓創新、組織領導、團隊協作、溝通和公關能力等等。大學生應當正確認識自我,理性選擇創業,若自身素質條件并不適合創業,做到不盲目、不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