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花
摘 要:對于小學生來說,美術創作課程是提高小學生創作能力的重要課程,學生的創造靈感需要根據實際生活進行相聯系,所以,需要教師在教學選材上進行合理的選擇,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創作的興趣。本文針對小學中高年級美術創作課教學策略的優化措施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 美術創作課 教學策略 優化措施
前言
在教育教學課程當中,美術是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它能夠培養學生藝術的天賦,目前的美術教材中創作課程占的比率較大,小學中高年級的美術課本中對于這個問題就體現的更為明顯了。對于創作課的知識內容并不是很偏,多數的內容都是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的,但是,這依然無法避免學生對創作課并不是很感興趣。這也是當前中高年級的小學美術創作課教學當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何才能進行有效的優化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經過分析得出以下幾點優化措施。
一、對創作難度降低,提高學生創作信心
讀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會知道,教學觀點中有一個重點是這樣說的,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學設置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感覺難度上和目標上不是很大,對于學生的學習難度應該進行降低,這樣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和學習效率上能夠有效的提高,相反的情況,對學生的打擊是巨大的,也會讓學生失去信心。對于教師來說,小學中高年級美術創作課在教學當中教師應對這種教學法則必須重視起來,而且要熟記于心,在創作課堂上,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創作起點進行以下幾點簡化和降低,這樣才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創作,
(一)選擇合理的范畫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思維和想象力上并不復雜,相對的較為簡單,遇到比較難的東西,會增加學生的壓力,因此,教師在選擇范畫上要有一定的要求,不能太過復雜,要在小學生的接受范圍內,并且范畫具有創意性,老師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緒的整理,以及縝密的思考,激發學生能夠想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比如,《我們的現在和將來》是四年級美術課程中需要學習的,老師在選擇素材上面,就不用找太過復雜的,就直接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選擇相應的范畫,正確引導學生對未來的狀態進行思考。
(二)降低教學評價
不管是小學生,還是高年級的小學生,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在作畫上面并不會追求精美。通俗的說,就是小學生的創作的作品讓人一眼看著感覺很凌亂,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如果老師在教學當中總是強調對美術必須掌握技能性,這無疑會讓學生失去信心,很有一種挫敗感,而且,讓學生的創造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對于教學評價教師在要求上應該盡量不要太復雜,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對學生所創的作品的發光點進行評價,要肯定學生的作品,這樣能夠讓學生對創作才更有自信心。
二、重視創作表現,激發學生對創作的興趣
小學美術教材中大多數的課型設計都要求“造型·表現”,它在美術課程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小學美術創作課的教學當中,對于學生的創作表現必須重視起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創作的熱情,而且能夠達到教學目標和教學成效。
我們看小學生所創作的畫總是感覺很不合常理,而且不按規矩似的,正是因為這樣才能發現其中創作的靈感以及創作的表現,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生進行創作時,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行不合常理的嘗試。比如說,對于《四季的色彩》這一課的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老師總是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實體物件的創作上,這會使學生的思維禁錮,最后結果可想而知,學生畫出來的畫都是大同小異。再說自行車,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國很常見的代步工具,不就是兩個轱轆進行代步嗎?它也就這些特點,如果教師限制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會依葫蘆畫瓢,這樣無法讓學生進行真正的創作。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在教學當中注重學生在作畫中的表現,并且正確引導學習進行適合的想象,引導學生的思維不只是局限在現實生活中,應該讓學生將想象空間放大,這樣學生在對《四季的色彩》進行創作時就會從不同的角度作為切入點進行思考和想象,學生也會從不同的方面進行理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加強對創作素材的積累,活躍學生創作思維
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們的美術創作它就是來源于生活,這是它獨有的特點,所以,在生活中尋找更多創作素材,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力空間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這樣就能夠達到創作的目的。
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小學生都存在一個問題:在作畫當中一旦遇到抽象的或者概念性的作品時,就不能輕松的去達到目標,但是遇到比較實際的物體的時候,能夠很快的進行掌握,而且沒有難度。比如說,《快樂的人》是四年級的一課,很多學生的表現很明顯,不知道該怎么辦,就是無從下手,感覺在創作上有一定的難度,當然了,這一課程是較為抽象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無形的表現,不知道該怎么描繪。作為教師可以在這個時候進行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對答案進行尋找。如當小朋友在一起進行游戲的時候,他們很快樂,當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時,也是快樂的,等等。學生在老師對這些景象進行描繪時,可以通過生活場景、片段以及快樂的回憶聯系起來,這樣對于學生的創作思路就更加的清晰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高年級美術創作課教學的優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美術課程當中,創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進行不斷的思考,因此,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美術創作課教學的優化,教師應該圍繞提高學生思維發展的目標進行設計,這樣更利于學生的未來健康發展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志豐.農村小學美術小班化教學作業評價的新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
[2]薛蓮,許紅燕.小學美術創想課教學目標與學生評價的寬泛性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15(10).
[3]吳菲.我的小學美術作業評價觀[J].美與時代(上).2014(09).
[4]林紹良.生活世界是課堂教學的源泉——美術課堂教學生活化問題探微[J].中國美術教育.2016(03).
[5]張蕊.小學美術教學中影響學生想象力的因素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國美術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