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數學知識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理性看待事物,而且能夠讓學生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由此可見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初中和高中學習的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發展狀態和教學主要計劃,有針對的為學生講授相關知識,然而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了學生的發展,為此本文重點提出幾點小學數學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 邏輯思維 問題 對策
前言
由于小學階段時學生年齡相對較低,因此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如果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小學數學知識,就會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結合學生學習狀態,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學習計劃,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1、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有待提高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開展有效教學[1]。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與學生展開良好的互動環節,導致教師自己在講數學知識,而學生無法緊跟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最終降低了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對學生發展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1.2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
雖然隨著教學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校都逐漸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也適當地引入了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然而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主要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以及黑板加粉筆的授課模式,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長期處于該種教學模式下,還會造成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一種厭惡的感覺,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導致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3 忽視學生主體,教學內容缺少針對性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除了上述兩種問題外,還存在著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忽視學生主體,導致教學內容缺少針對性[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計劃時,主要參考了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大綱的安排,但是并沒有真正的結合學生學習狀態以及學生學習興趣,造成設計出的教學計劃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產生了差距,甚至會出現所教授的數學知識難度與學生應該掌握的數學知識難度相差較大的情況,學生無法學習到與自身學習水平相適應的知識,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發展,造成了不良的結果。
2、解決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的對策
2.1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讓學生更積極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生活情境,提高教學課堂活躍度的同時,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調查學生平時的生活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發生的事件以及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物品;二是借助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用到的物品,為學生創設出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夠處于一種寬松的教學環境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活躍度;三是不斷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此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認識人民幣》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平時去超市的場景,并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為買東西的人員,另一組為賣東西的人員,在為學生講授相關產品價格以及每個人民幣的價值后,舉行“超市買賣”游戲,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借助游戲模式,學習到不同鈔票的實際價值,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2 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要想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的數學知識,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時,就要結合教材內容,積極引入適當的教學方法,基于此,在開展小學數學教材教學工作時,教師就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出發:一是全面分析教材內容,重點應該分析教學目標;二是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保證所采用的學習方法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結合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為學生講授《扇形統計圖》時,由于學生在五年級時期已經學習過了《折線統計圖》,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復習到以往學習的“折線統計圖”知識,并學習到新知識,提高教學有效性。
2.3 重視學生主體,合理設置教學計劃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主體發揮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3]。因此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合理地設置教學計劃。教師在講授完本節數學課程知識后,應該及時為學生進行總結,觀察學生對該節課知識掌握程度,從而判斷出下節課所講授的難度,更科學地設計出下節課的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更深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授《認識時間》一課時,教師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在了解學生對時間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為學生講授鐘表和時間的相關知識,如果學生普遍認識時間的讀法,教師就要重點教授學生時間的單位換算,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結
總而言之,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重視學生主體,合理地設置教學計劃、結合教材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生活前景,使學生能夠更積極地融入到教學課堂中。希望通過本文提出的對策,能夠使小學數學教師有針對的開展教學工作,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慧云.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知識窗(教師版). 2016(02)
[2]關維利.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山西青年. 2015(21)
[3]楊曉麗.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培訓. 2015(08)
作者簡介
羅永群,1980年8月22日出生,女,土家族,籍貫:貴州湄潭,畢業于貴州師范學院,永興中心小學教師,從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