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愔
摘要:近年來上海檢驗檢測產業飛速發展,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有769家檢驗檢測機構,涉及專業領域22類,包括食品建筑工程、檢測、衛生衛計、環境與環保、機動車安檢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實施后,評審周期為6年,在這個較長的周期內如何有效控制檢測機構的質量,在評審過程中,評審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2016年本中心對評審員采取了創新管理,提高了評審工作的實施效率,提升了現場評審質量。
關鍵詞: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管理創新;評審質量
中圖分類號: D92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01
引言
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專業領域來分,有食品、建筑工程、檢測、衛生衛計、環境與環保、機動車安檢等22個領域。在檢驗檢測資質認定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評審員來完成評審工作,如何管理評審員的檔案資料,正確挑選評審員與其評審的機構專業相匹配,提高評審員的整體素質和評審能力,確保評審材料的合法合規性等問題亟待研究。為了規范評審員行為,減少現場評審矛盾,提高現場評審質量,本文就加強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的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一、評審員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據統計,2015年上海市檢驗檢測機構有769家,省級評審員165人,國家級評審員138人。在安排評審計劃、審核評審材料過程中,筆者發現存在如下問題:
(一)領域機構數和評審員數不匹配
比如2015年機動車專業,本專業的65歲以下常用組長數僅為3人,本市有機動車100多家,組長人選數量明顯不足,因此組長使用次數遞增。又比如防雷專業評審員稀缺,目前為止只有1個人,且如果這位評審員所在單位需要評審,只能派與防雷有關的電氣專業的專家進行評審,在專業判斷方面存在一定風險。
(二)評審員信息平面化
2015年只是將評審員信息單一地登記在EXCEL表格中,并未對其進行分級分類。
(三)溝通交流滯后
評審員人數多,沒有統一的交流平臺,造成信息滯后,有些評審要求未能及時告知相關人員,影響評審質量。
(四)評審質量參差不齊
有些評審員專業廣、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比如有些評審員對食品的微生物、理化指標都熟悉,能對現場試驗嚴格把關、評審材料完成情況認真,且熟悉電子系統操作。
有些評審員專業冷門,評審次數少,經驗不多,不熟悉電子操作系統,造成提交上來的評審材料質量不高,退回次數比較多。
二、評審員管理創新方式
(一)注入新鮮血液,改變招錄渠道
1.招錄面廣,寬進嚴出
以往評審員招錄方式以內部推薦為主,評審員一般來自事業單位。2015年底中心協助市局,向700多家檢驗檢測機構發放評審員申請表,從398份報名表中篩選出100多名新申報評審員,進行第一輪的培訓和考核,最終通過88名新省級評審員。此次創新點在于:一是向全市檢驗檢測機構公開招錄,二是被錄用的評審員來自企、事業單位。通過公開招錄,可以加強各企事業單位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公平性,避免出現評審員以事業單位為主的壟斷現象。但是行政機關必須做好評審員的保密承諾工作,以免借助評審出現泄露、盜取商業機密等現象。
2.招錄工作有的放矢,建立長效機制
筆者認為,想要搞好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審查員招錄工作,必須突破固有思維,創新發展思維,有的放矢地調整招錄策略,建立并堅持長效招錄機制,定期舉行招錄工作,讓檢驗檢測機構切實感受到認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建立審查員分類分級表,采用立體化管理方式
在建立審查員“一人一檔”的基礎上,創建專家分類分級表,實現立體化。通過整合評審員信息,加深對評審員的熟悉程度,合理安排評審員,做到評審員專業領域全面覆蓋被評審方的申報項目。
利用數據庫管理,建立專家信息表格,包含基本信息、培訓經歷、專業領域。同時通過對專家涉及的專業領域(共有22個領域)、地域級別(國家評審員/省級評審員)和評審級別(高級評審員/評審員/特邀專家)進行劃分,建立專家分類分級表格,三維立體呈現專家信息。
(三)建立評審員微信群,廣泛交流
建立評審員微信群,利用微信群發布文件、通知,討論評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反映金質工程系統使用情況和評審材料上傳情況,加大了評審員的過程參與程度,加強了行政機關快速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速度,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四)建立案卷質量分析制度,嚴格考核評價制度
定期對案卷進行質量分析,及時發現、糾正并總結評審問題,提高評審員的評審水平,規范現場評審要求,提高評審質量。
1.考核對象:針對省級新、老評審員進行考核。
2.考核內容:審核申請材料、評審材料中的合法合規性,從而判定現場評審是否符合要求。
3.考核方式:可根據重點領域、一般領域、突發事件等因素,形成全面檢查、按比例抽查、重點檢查等方式。
4.考核人員:原則上采用有經驗、不再參與評審的專家進行考核,保證考核的公正性及有效性。根據文件規定,65歲以上評審員不能參加評審。中心邀請65歲以上、有經驗、身體狀況良好的評審員參與考核。
5.廉政教育及評價:對評審員進行廉政教育,并根據廉政評價方(現場被評審的機構、紀檢人員)的意見進行廉政評價。
三、評審員管理工作的展望
為加強現場評審的有效性,本中心重視評審員管理工作,從而提升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行政服務能力,提高現場評審質量和行政工作效率。下一步中心將緊抓戰略機遇,創新服務模式,結合“互聯網+”的概念,開設認證App功能,即使查詢評審進度、評審員評審經歷、反映審查過程出現的問題,打造服務檢驗檢測機構新平臺。
四、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員管理創新的一些探討。評審員本身具有個體特征,評審員的管理工作應將個體發展和時代發展,技術革新,檢驗檢測機構改革相適應,結合中心管理模式,采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管理評審員,提高現場評審質量。當然筆者工作經驗不足,未能更深入地反應問題,剖析原因,在此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幫助及建議。
參考文獻:
[1]羅志武,劉剛.淺談實驗室認可[J].遼寧計量與管理,2000(2):19-22.
[2]付志高,張華,孟為,孫云蓉.影響認證機構認可評審員資源需求因素研究[J].中國認證認可,2012(6):57-59.
[3]薛炯.關于推進檢驗檢測機構改革的思考[J].江南論壇, 2016(08).
[4]鄭美玲.淺談我國人力資源開發[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