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衍華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普遍問題,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與影響。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要引導學生有效的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同課異構思維訓練成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所謂的同課異構,就是相同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教師進行備課、講授,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風格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差異性,同課異構有利于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育教學的效果。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同課異構思維訓練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同課異構;思維訓練
一、同課異構的教學實踐
1.課前的準備工作。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每個教師獨立的進行備課與工作,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然后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集體的備課,精心的策劃,每個人都要發言,如何講清楚重點與難點,如何集中各個老師的智慧,修改好教學設計,做好同課異構思維訓練轉換工作。
2.在課中進行良好的體驗。在教師中選擇兩個教師進行具體的教學實踐,展示教學設計的相關內容,教學設計是否將教學目標完全實現,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是否有效,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有其他的聽課教師根據本次教學研究的主題,對教師的管理行為、教學行為、教學效果進行觀察,聽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思考,我要講解這節課,該怎么講解,思考應該運用怎么樣的教學理念,追求什么樣子的教學狀態,思考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教師的教學能力、師生之間互動的關系,在課堂中有所觀察,有所思考。例如,在學習四年級的課文《搭石》的過程中,筆者聽了兩位教師的課堂,他們分別具有自己的自身特色,也有教學的共同點。從共同點來講,兩位教師都比較重視生字詞的教學,第一位教師對于“人影綽綽”這個詞語進行細致的分析,引導學生重點的理解,有選擇性重點性的對詞語進行分析。第二位教師在學習生字詞的時候比較有創意,利用游戲法,開火車等形式進行詞語教學。同時,還比較重視設計導語。導入語言優美,過渡語,語言流暢,充滿激情,富有親和力、感染力。重要的還有其中的不同點,第一位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的感受搭石的聲音、動作、畫面的美麗之處,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受什么是協調有致,創設情境,具體感受什么叫做協調有致,在模擬中感受協調有致的具體內涵,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誦與體會,引導學生想象。第二位教師,采取了畫畫、簡筆畫等形式,讓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搭石,怎么樣擺搭石,各個環節過度比較自然,行云流水,從一個階段的學習到下一個階段一氣呵成,環環相扣的,重點理解文章最后的一段,用情感的線索將全文氛圍“擺搭石、走搭石、讓搭石”重點理解文章中的詞匯,“無論……只要……一定……”體會美好的情感,學生的情感達到高潮。
3.課后進行研究討論。在上完課之后,執教的教師要進行反思,看看教學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起點,是否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是否被突破,是否展現出同課異構思維訓練的全新教學理念。其他聽課教師要對專題進行研究討論,對核心的、關鍵的、需要思考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讓老師有明確的方向改進教學活動。最后由相關的領導總結出教學的優點與缺點,準備下次的實踐與研究。
二、跟進教學行為,促進教學轉變
一般來說,同課異構的教研課程都是孤立的展示與觀摩,但是后續行為難以有效的跟進,缺少統一課題的不同設計、不同實踐的比較,教師之間難以產生思維上的碰撞,難以發現在教學中存在問題。同課異構的核心與本質就是要比較不同課堂,然后進行有效的交流,發現不同教師之間存在的問題,及時的跟進教學行為,對原來的教學設計進行有效的整改,然后進行二次的上課,改進教育教學的效果。對于一些課程對課堂教學進行錄像,在課堂后觀看,定格分析,哪里有精彩的部分,哪些需要改進,提升教學研究活動的實質。例如在學習《長城》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進行了研究與討論活動,兩位教師進行了三次整改:具體過程如下:
我們教研組齊聚一堂,開展了本學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動。聆聽了兩位四年級老師執教的《長城》一課。《長城》這課是第五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的文章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一扇窗口。其中《長城》是這組課文的第一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
新課伊始,一班老師不僅簡單回顧了上個單元的整組教學內容,還利用這個單元的整組教學導讀,讓學生明白了這個單元我們所學內容是關于我國歷史文化遺產,而不是外國的。這一個看似小小的舉動卻能讓孩子們對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后看老師寫課題并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又讓孩子們帶著問題走進文本,探究其中的奧秘。二班老師則直接進入文本,通過欣賞長城的圖片,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說說長城,孩子們一下子就產生了對長城這個中華名族歷史遺產的崇敬之情。再通過引用三位名人對長城的高度評價,更是引發了學生對長城的自豪感,由此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孩子對于“蜿蜒盤旋”這個詞語不能理解時,當垛子、瞭望臺、射口、堡壘、屯兵等這些詞語出現時,兩位老師都不約而同的出示圖片,通過具體而生動地講解,讓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同樣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一萬三千里,兩位老師又都用了具體的事例以及地球來告知,孩子們一個個淺顯易懂地發出了感嘆,長城真長?。∮纱税l現,結合圖片可以幫助理解詞意,再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班老師的課堂無處不在的向孩子們滲透著語文思維訓練的學習方法,例如如何搜集資料、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理解詞語等,這些都是孩子們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語文素養,由此可見老師真是一個有心且有意的好老師。兩位老師最終都能以優美的語言,真誠的評價,給予孩子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同課異構的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設計出具有創造型的語言訓練項目,提出啟發性問題,打開學生的思路,是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有利于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進行,有利于展現出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有利于教師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尋找問題、剖析問題,找到課堂問題的來龍去脈,明確處理教學中的問題,教學基本上經歷了:認識—實踐—在認識—再實踐“幾個過程,讓教學活動科學合理的有效進行下去。
參考文獻:
[1]陳江輝.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一個探究式教學案例及反思[J].中學數學月刊,2010(2).
[2]陳爭.永不停歇的思考引領我成長[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