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
摘 要:音樂是幼兒園教學中的組成部分,可培養幼兒的音樂意識,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發展。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認知社會,教師在教學中要智力培養與音樂教育并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首先分析了大班幼兒在年齡及音樂能力發展方面的特點,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幼兒園大班有效音樂教學的方法,旨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
幼兒園教育中,主要的教育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這其中,音樂教學為培養幼兒美育的重要方法,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教學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唱歌、音樂欣賞等均包含在其中,而大班幼兒比較好動,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大班幼兒的實際特點,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提升音樂教學的效果。
一、大班幼兒的特點
1.年齡特點
對于幼兒園大班的幼兒來說,心理活動具有明顯的概括性,行為表現也具備明顯的意向性,心里特征已經初步形成。大班幼兒的腦部結構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但興奮與抑制之間的平衡性還比較差,外在表現為幼兒的抑制能力比較差,活潑好動,且做各個動作時提高了靈活性。對于感興趣的事物,幼兒可持續較長時間地集中于該事物上,且在集中的過程中,會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去觀察,認知能力顯著地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看見的事情、聽到的故事都能夠完整地描述出來,且條理比較清晰,邏輯思維能力也所進步,可以利用語言與成人進行交流。
2.音樂能力發展特點
大班幼兒的聽覺能力顯著提升,對于聲音的分化能力顯著增強,可以較好地控制發聲器官,自如地運用聲音,控制聲音力度,具備較好的音準能力。對于一首歌曲來說,大班幼兒可較為準確地記住歌曲的歌詞、旋律等,錯誤發生次數明顯降低,且肢體與聲音之間的協調性增強。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在聽音樂時產生聯想。通過引導,可準確地運用多種演唱方式進行演唱。
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的方法
1.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
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顯著增強,且他們對某件事物不感興趣時,注意力無法實現有效集中,同時,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差,注意力維持的時間比較短,影響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且不能僅僅創設一種情境,而是要在不斷的情境創設中牢牢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完成教學。比如,在進行《啄木鳥》教學時,教師在教學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啄木鳥啄樹時的音效,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此時,幼兒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將注意力放在教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踴躍地回答,并適時地播放啄木鳥啄樹的小動畫,進行音樂播放。
2.采取豐富的教學模式
通過前面的分析可知,大班幼兒的音樂理解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展,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學模式必須要具備豐富性,促使幼兒的音樂理解能力更進一步的發展。教師可采用欣賞活動的教學模式,使幼兒自身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鍛煉,并在欣賞的過程中,對藝術的神奇魅力進行感知;教師也可以利用創編活動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培養美育的同時,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比如,在進行《嘀哩,嘀哩》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歌曲中所描繪的春天的意境描述給幼兒,同時,讓幼兒通過手中的畫筆將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描繪出來,此種教學方式不僅與幼兒好動的特點相符合,同時也滿足了幼兒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要求。除了上述兩種教學模式外,游戲教學、啟迪教學等都可以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
3.多元化表現音樂
幼兒園大班的音樂教學中,音樂欣賞是必備的一個教學環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音樂鑒賞能力。不過,由于大班幼兒的獨立欣賞能力有限,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幼兒完成欣賞,提升欣賞能力。在欣賞之前,教師首先要幫助幼兒了解音樂,基于幼兒園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教師要十分注意音樂給幼兒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師給出音樂時,要將幼兒對音樂的印象加深,激發幼兒的情感,再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促使幼兒了解音樂。了解之后,教師要以多元化的方式表現音樂,比如動作、圖畫等,《動物狂歡節》的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動作來展現音樂,將音樂曲子播放出來,讓幼兒辨別其中的動作,并利用動作表現自己辨別出來的動物,這個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得到良好的鍛煉,并加深了對音樂的印象,欣賞其中的韻律美。
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知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音樂能力發展特點,在融合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教學模式,多元化地表現出音樂,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欣賞音樂能力、想象力及創新能力,促使幼兒實現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孟鑫.幼兒園大班兒童的音樂教育[J].音樂生活,2011(12):44-4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