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玲
摘要:在我國教育事業迅猛發展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教學中對教學思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科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將數學的思維體系也融會貫通起來,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的理解,提高數學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
在新型的教學體系中,思想方法對教學的引導作用越來越大。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內容的一次整合與提煉,學習數學不僅要學習知識,也要學習思想方法。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解決數學教學問題提供諸多的思路與具體方法,使學生提高對數學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
一、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探討數學思想方法
(一)理解教材知識構架
教材是教學活動得以進行的基礎,在教學中如果一味地追求趣味教學而脫離了課本,對學生而言并不會產生實際的效果。在開始正式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理清教材的整體知識結構,選取課本中的重點,制訂出相應的教學方案,有目的地進行課堂教學。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水平與理解能力尚未達到一定水平,缺乏對數學思想的認知,教師要對教材做出全面的分析,參透課本要義,才能夠更方便的開展教學活動。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拓展。結合生活實際,使課本知識變得生動而有趣,適合學齡兒童的學習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材內容能更好地得到利用。 (二)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使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指導。根據教學中的具體情況,分階段的制定每一個教學環節的小目標,再制訂一個總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達成目標,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在建立教學目標時,將教學內容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將需要重點掌握的數學知識確定為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重點難點,便于學生更好的達成學習目標。
(三)讓學生學會課前自主預習
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同時要介入預習過程,使學生的數學思想也得到培養。在學習較難掌握或是可以利用到生活經驗來學習的數學內容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一些需要在預習中掌握的問題,提供一個預習的思路,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之前,可以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找出日常生活中相應的幾何體。預習可以幫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地跟緊教師的上課進度,對內容的理解也更加容易。
二、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一)提出問題,加強互動
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將結論與方法展示給學生,而要在“如何得出結論”的過程中使學生自己有所收獲。提出問題,可以讓學生間進行交流互動,加上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鍛煉他們自主總結得出結論與方法的能力。
(二)開展數學活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知識是抽象難懂的,與此同時學生對知識又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通過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比如學習“規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不同的小動物玩偶按照一定的規律擺放出來,讓學生自己發現擺放玩偶的規律,然后再回歸到課本知識上,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三)梳理知識,鞏固課本 數學的學習目標是在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達成的。教師要提出各種問題,也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數學中有諸多公式與固定的方法,在更好地掌握這些公式與方法的過程中,需要做大量相關的例題,由易到難,舉一反三,通過對單一方法到復合方法的不斷應用中熟練掌握各種公式。
三、課后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一)布置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知識更重要的是吸收與強化。尤其是數學這一科目,僅靠當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課下要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使學生對當堂知識進行鞏固。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涉及所學知識的重點與難點,有難有易,選題典型,在教材例題的基礎上有所拔高,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將課本知識不斷地鞏固理解,使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二)結合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是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的。強化對生活的體驗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比如在學習幾何體的時候,要多聯系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觀察它們的形狀,看看它們有幾個面,幾條棱,周長如何得出,面積又如何計算。使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方法與內容的提煉與總結,將科學合理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理解能力得到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這一學科,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為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