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慶華
摘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是改善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加強互動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學習氛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成了當前最主要的問題,加強互動教學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互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即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學生進行知識探索。這樣,學生就會體會到獲得新知識的愉悅感,進而加深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那么通過什么方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教學心得。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感到被尊重是建立這種氛圍的前提。因此,在上課提問學生時,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不管學生回答得正確與否都要夸獎。這樣可以鼓勵其他想要回答問題但害怕出錯的學生,慢慢地其他學生會鼓起勇氣站起來回答問題。為了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在導課上下功夫,學生在上課之初會沉浸在課間十分鐘的游戲中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單刀直入直接開始講課,效率就會大大降低。這時,我們不妨先停一停,運用豐富多彩的導課方式,讓學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比如,在講《我叫“神舟號”》這節課時,我們可以帶一些用紙折的神舟飛船,并告訴學生誰上課認真聽講并且積極回答問題,就把這個飛船送給誰。再比如,《石榴》這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站到講臺上,跟學生說:“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變一個魔術。”在成功地將學生的目光引到自己身上時,可以用左手比劃幾個動作,并讓學生盯著左手看。然后右手拿出準備好的石榴,對學生說:“同學們看這里?!比缓笞笫种钢沂?,讓學生看著右手的石榴。并問學生認不認識這種水果,之后就開始這節課的教學。通過課前的引導,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積極鼓勵、引導學生
在課堂上,學生在遇到自己會的問題時,往往比較興奮,尤其是小學生,這個時候他們會爭先恐后地舉手,甚至會不顧紀律直接站起來回答問題。這個時候,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遵守紀律,引導他們學會聆聽他人。這樣,那些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尊重,他們就會努力地把答案說好。教師的這種鼓勵和引導可以在增加互動的同時,讓學生學會遵守紀律、尊重別人。
另外,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在講解《日月潭的傳說》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去過那里,見過什么新奇的東西。很多小學生對于自己所看到的新奇的東西往往只有三言兩語的描述,比如,有些學生去了水族館,但是,他們只是說見到了好多大魚,不懂得是什么魚,有的學生甚至說不清楚去了哪里。這些都不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學生慢慢地就沒有了回答問題的勇氣,這個時候,教師應該試著用手大致描繪一下水族館中的魚,加強學生的認同感。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在學生比較興奮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課本問題,讓學生讀一段或者兩段課文。勞逸結合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有趣性,提高教學效率。
三、舉辦一些活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講完一個單元以后,教師不妨以學習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復習。這樣的復習形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課堂互動,學生為了獲得第一名會積極投入活動中。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教師應該先將班內的學生合理分組,并讓學在生組內選出一個代表。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將這個單元某一節課的一段話拿出來,然后抽出一些生詞、生字,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填寫,時間到了以后,就不要再讓學生動筆。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一次大概的復習,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一次提的問題可以有很多個,這樣可以保證小組內在分問題的時候,讓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是大致地復習了一遍。為了鞏固涉及的生詞、生字,教師可以用下半節課或者下課前的十分鐘,讓學生聽寫生詞、生字,這樣可以讓學生記憶得更加牢固。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互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加強課堂上的互動是每個語文老師應該深思的問題。本文只是列舉了幾個方法而已,另外還有許多方法有待我們去探索,例如,有條件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圖片,讓學生辨認等。我們相信,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師生互動,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