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擁軍
摘要:在網絡環境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教學模式和策略體系。該模式充分發揮網絡環境資源豐富的優勢,實現了單元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拓展,提高了語文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高年級;語文;單元教學
網絡環境下的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原理是通過使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工具的優勢,把語文教學與學生實際和思維能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力圖通過逐層遞進的單元教學組織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語文知識。
一、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語文這門學科強調要有對文學的感知能力與欣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觀察每位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針對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制訂不同的學習計劃。但是,由于在我國受教育人口比較多,所以難以達到因材施教。這就使得在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學生的兩極分化。一部分學生的文學欣賞與感知能力較強,對于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能很好地吸收,而另一部分學生對于語文的知識難以理解,產生了厭煩與抵觸的心理。針對以上語文教學的現狀,需要加強對語文課程的教學改革,在課堂上重視語文的教學內容。只有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手段,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提高語文感知能力與欣賞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學校應該重視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制訂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二、網絡環境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主題導入課型子模式
主題導入課型子模式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開始環節,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對單元主題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單元的主題,明確教學的內容。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文學的審美能力。這樣,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應試教育,而是一種享受。語文在學生的心中改變了性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會感覺越來越有意義。
(二)精略結合課型子模式
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材編排是把一個單元的課文分為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兩類。精讀課文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學會提煉課文的重點。而略讀課文屬于學生的一種課外閱讀。精略結合的課型就是學生在精讀課文中提升了閱讀水平之后,把這種閱讀能力運用到略讀課文中。這種精略結合的課型模式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學生在這個環節除了學會知識的遷移能力,還可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是比較重要的。教師為學生創造教學平臺,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就是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創新與思維意識。鼓勵學生加入創新型文學活動中,這就是開展語文教學的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主動參與文學活動的條件,為學生找到發散創新思維的機遇,鼓勵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成長的樂趣與知識的魅力。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人。
(三)單元閱讀課型子模式
這個過程對單元主題是一個深化過程,一個總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對單元課文有以一個深刻的理解,然后利用網絡資源搜尋和單元課文相似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賞析。教師通過讓學生賞析類似的文章,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也可以檢驗學生對單元課文閱讀技巧的掌握程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閱讀技巧運用在相似的文章賞析過程中,強化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單元寫作課型子模式
單元寫作課型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總結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需要對前面幾個單元的內容和知識有系統的回顧,然后把知識進行分析和整合,提煉出對寫作有價值的方法和思路。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閱讀課,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一些優美的作文,然后借鑒里面的寫作經驗和技巧。閱讀課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學生在閱讀課上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己的文學素養,還可以回顧知識,學會新的寫作思路。
在網絡環境下,語文單元教學模式的運用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提高寫作水平都有深遠的影響。教師應該不斷改進自己的習作教學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解決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