奐高平
摘要: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也就是說,數學與生活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熟悉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課堂活動之中,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保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應用知識,進而也為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的組織為學生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生活情境;問題;實物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隨著年級的逐漸增加,數學課程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致使很多學生開始出現偏科,開始對數學課程的學習失去信心,根本不利于數學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而有效地將生活與數學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將枯燥的數學課堂形象化,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對數學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立足于數學教材,要通過創設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將生活中的實物帶入課堂等活動來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數學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對如何構建生活與數學相結合的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創設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創設是為了打破傳統課堂的枯燥,是為了改變教師的滿堂灌,也是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所以,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輕松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為數學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做好基礎工作。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為了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也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知識應用能力,在教學時,我向學生創設了下面的情境:一天,小明和媽媽去超市打算買單價為35元的洗發水,商場搞活動,買兩桶可以優惠,可是媽媽出門時就帶了80元錢,請問小明媽媽能買兩桶嗎?如果可以還剩下多少錢?對于這一商場搞活動的情境學生是經常見到的,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來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交流和獨立思考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二、探究生活問題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但是,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并不注重問題的創設,課堂常常都是在教師一言堂的狀態下完成的,嚴重不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在小組互相交流、互相交換意見中解決問題,以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的相關知識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更為了促使學生在高效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從生活中提煉出了相關的應用題,引導學生在問題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問題一:一輛公交車上有25人,在第一站,上來9人,無人下去,在第二站上來8個人,下去3人,請問:現在車上有多少人?
問題二:小軍從自己家到外婆家的距離是:3000米,但是,在走到距離外婆家1850米的時候,發現忘記帶東西,又返回家中。請問小軍從第一次出門到外婆家一共走了多少米?
從這些生活現象中提煉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數感的形成,對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在生活問題創設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從學生日常的生活出發,讓學生存在畫面感,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
三、引入生活實物
生活實物的引入能夠給枯燥的數學課堂注入生機,能夠營造出輕松的數學課堂氛圍。現在我們可以借助電子白板、微課的短視頻以及PPT等手段將實物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相關知識時,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也為了能夠將抽象的課堂直觀化,更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我除了將生活中的圓柱形杯子、木棒等帶入課堂之外,我還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更多的生活圖形,之后,組織學生自主觀察,以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基本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有意識地打造生活化的數學課堂,要通過深入挖掘生活現象來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出貢獻,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