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峰

【摘 要】 目的:研究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腸桿菌科細菌的具體分布情況與耐藥性特征等。方法: 此次以2013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間進入沭陽仁慈醫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作對象,通過從中抽選出193例進行研究,提取其中段尿液樣本后,予以細菌培養、檢驗,并對其腸桿菌科細菌的具體分布情況深入分析,同時觀察細菌耐藥情況。結果:193例患者中,有44例的尿液樣本中發現腸桿菌科細菌,其檢出率22.80%,其中,大腸埃希菌共有33株(75.00%),明顯多于其他細菌數量,(P<0.05)。結論:當泌尿系感染患者接受診療時,通過提出其中段尿液進行檢驗,并且分析其腸桿菌科細菌的具體分布情況,同時觀察各細菌類型耐藥情況,以指導醫師選用合理藥物,在防止耐藥菌株出現的基礎上,提升患者療效。
【關鍵詞】 大腸埃希菌 泌尿系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耐藥性 普通變形桿菌
泌尿系感染患者治療中,通常需要對抗生素有效應用,但是當前抗生素在臨床上的應用還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不僅會有耐藥菌株呈現,而且還會加大泌尿系感染治療難度,所以要對機體體內細菌分布狀況深入研究[1]。此次重點研究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腸桿菌科細菌的具體分布情況與耐藥性特征等,同時選取193例于2013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間進入沭陽仁慈醫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進行分析,期待能提升泌尿系感染患者治療效果,總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此次以2013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間進入沭陽仁慈醫院的泌尿系感染患者作對象,通過從中抽選出193例進行研究,男性有88例,女性有105例;5歲至85歲,中位值(49.5±12.55)歲。
1.2 方法
1.2.1 試驗器械
此次研究所有器械有:(1)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XK型,鑫科生物有限公司;(2)血平板,麥康凱平板,安圖生物有限公司。
1.2.2 試驗方法
提取患者中段尿液后,予以細菌培養,并且選擇鑫科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系統對細菌類型準確鑒定及相應藥敏檢測。同時,選擇K-B紙片擴散方案進行藥敏實驗,具體操作以《全國臨床檢驗操作流程》[2]為參照標準進行。
1.3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收集的資料,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用例數(n)和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P<0.05)方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所選患者腸桿菌科分布狀況
此次入選的193例患者中,有44例的尿液樣本中發現腸桿菌科,其檢出率22.80%,其中,大腸埃希菌共有33株(75.00%),明顯多于其他類型的細菌數量,(P<0.05),見表一。
2.2 各類型細菌耐藥情況
由上表結果可知,本科室常見腸桿菌科類型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普通變形桿菌、布拉克枸櫞酸桿菌、陰溝腸桿菌、產酸克雷伯菌、斯圖普羅威登斯菌、潘氏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為主。由于布拉克枸櫞酸桿菌、陰溝腸桿菌、產酸克雷伯菌、斯圖普羅威登斯菌、潘氏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檢出率較低,因此計算各類型細菌耐藥率時,重點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普通變形桿菌為對象,其耐藥性調查結果見表二。
3 討論
周翔天[3]等發現,泌尿系感染表現出發病率高的特征,而且受抗生素應用不合理問題的影響,大量耐藥菌株隨之形成,不僅影響藥物應用效果,而且使治療難度增加,因此要對患者尿液樣本中的腸桿菌科細菌類型深入分析,在總結其分析情況的基礎上,研究各類型細菌耐藥狀況,以指導醫師調整用藥方案。此次研究患者中,尿液樣本中細菌檢出率是22.80%(44/193),具體有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普通變形桿菌、布拉克枸櫞酸桿菌、陰溝腸桿菌、產酸克雷伯菌、斯圖普羅威登斯菌、潘氏變形桿菌以及奇異變形桿菌等,其中大腸埃希菌共33株(75.00%),明顯多于其他類型細菌數量,(P<0.05)。
大腸埃希菌總數偏多的原因,可能與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A物質出現分泌缺陷問題存在密切聯系,且該菌種的親和性還與患者體內鱗狀上皮細胞組織以及尿路上皮細胞組織存在聯系[4]。通過對各類型細菌耐藥情況深入分析,在面對氨芐西林、復方新諾明以及諾氟沙星等藥物時,其耐藥性相對偏高,分別是90.91%(30/33)、84.85%(28/33)和81.82%(27/33)。鑒于此,在臨床用藥環節,為提升患者用藥效果,防止耐藥性形成,除了要加強對患者中段尿液中的細菌分布狀況深入分析外,還要觀察大腸埃希菌種中是否有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出現,一旦有改菌種出現,需禁用單環酰胺型、頭孢菌素型以及青霉素型的抗菌藥物,通過對患者藥敏試驗結果深入分析,再選擇適合患者,而且還能改善其病情的抗菌藥物[5]。
綜上所述,當泌尿系感染患者接受診療時,通過提出其中段尿液進行檢驗,并且分析其腸桿菌科細菌的具體分布情況,同時觀察各細菌類型耐藥情況,以指導醫師選用合理藥物,在防止耐藥菌株出現的基礎上,提升患者療效。
參考文獻
[1]羅斌,李娟.2010-201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臨床分離腸球菌屬細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6,16(04):481-485.
[2]易愛玲,李金奎,段瑞華,等.腸球菌在各類感染標本中分布及其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9):1763-1765,1768.
[3]周翔天,高麗萍,夏粵華,等.2008-2012年安徽省3154株非發酵菌分布特點及耐藥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4,39(04):301-305,315.
[4]石華,徐述雄,李凱,等.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524-3526.
[5]王璐,楊辰,張倩,等.2010至2012年北京協和醫院單中心血液科非移植病房細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04):43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