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文
摘 要:班級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也是學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層組織,整個學校教育功能的發揮主要在班級活動中實現。班主任是一個班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也是教育教學的協調者,班主任是學校的中流砥柱,學校的骨干力量,充分發揮班主任才能,如何管理好班級,努力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每位教師的追求。
關鍵詞:班級活動;家校聯系;關愛學生
如果說“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保强梢哉f,“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個好班級”。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作用對象。而這期間,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教學的成敗。
作為一名班主任,把自己所帶班級的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作為首要任務,如何去培養,中學生的思想易波動,面臨的問題復雜多樣,如何去化解和引導學生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班主任工作的機智。
1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生大多處在少年期,12歲到15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的矛盾。這個階段的學生思想不穩定,具有可變性,班主任要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區別真善美、假丑惡的現象。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結合他們的個性特點,確定適宜的教育策略。
2 組織開展好班集體活動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每個成員具有集體榮譽感,他們熱愛自己的班級,珍視班級榮譽,能在這種集體中生活學習成長感到自豪。組織開展好班級體的活動,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昂揚斗志,豪邁的學習熱情。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拔河比賽,演講比賽,體操比賽,詩歌朗誦,歌詠比賽,各學科知識競賽,籃球比賽,才藝大賽,書法競賽等,平時班主任多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愛好,這都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班集體的歸宿感,才能熱愛班集體,才能融入班集體,成為班級的主人。
3 做好家校聯系活動
建立家校通訊錄,每學期開學初,登記父母雙方的電話號碼,還有監護人的聯系電話,做到及時更新,方便與父母及監護人取的聯系。還可以利用“校訊通”、“云?!钡染W絡平臺與家長積極主動的聯系,家校互動,多渠道與家長溝通,及時反饋學生在校表現。利用學校組織的家校聯系會與家長面對面交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共同探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形成教育合力。
4 關愛學生,做學生的貼心衛士
關愛,就是關心愛護。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第三條就是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這里面對教師如何關愛學生以教師職業道德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教師職業操守。關愛的是全體學生,不是部分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這實際操作起來也并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博大的胸懷,高度的敬業精神,高尚的人格。作為班主任應為學生的安全保駕護航,時時刻刻為學生著想,把每一位學生裝在心里。關心學生的衣食住行,健康,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走進學生的心間,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理解學生,才不至于采用粗魯的體罰,有傷害學生心靈的摧殘教育,值得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深思。
作為班主任,應腿勤、眼勤,多跟、多看。學習上多鼓勵;生活上多關心,走進學生宿舍,噓寒問暖,拉拉家常,聽聽學生的心聲,走進學生餐廳,看看學生的飯菜,聽聽他們的意見,走進學生的業余生活,關注他們平時的愛好。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拉近了和學生的距離,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5 做好“特殊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
“特殊學生”的管理是大多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最頭疼的工作,只有把這類群體的學生管理好了,自己才能消停,否則難安?!疤厥鈱W生”大多以“留守兒童”居多,他們缺乏父母的關愛,缺少家庭的溫暖,紀律性差,學習成績低下,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遇事愛走極端。這部分學生,如果教育方式不得當,則會惹出大麻煩,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筆者曾經帶過的一位學生,父母多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根本無法起到監護責任。該生經常逃課去網吧玩游戲,不能自控,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不能自拔,學習成績低下,又不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紀律渙散,學習自信心不足。老師的批評教育于事無補,甚至對老師態度惡劣,有時情緒失控,和老師發生頂撞等現象。告知父母,其家長也無能為力,無可奈何。這種特殊家庭情況,致使孩子親情缺失,思想消極,有厭學情緒。
作為班主任,多次對該生進行了細致的思想教育,談心教育,同學們的幫扶教育,多次與家長聯系溝通,最后他的父母從務工地回家看管該孩子,結果該生行為習慣發生180度的大轉彎,愛與其他同學交流了,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端正的學習態度,改變了不良的學習生活行為習慣,對自己也有所約束,有了自律意識,學習認真,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努力保證自己正常學習的態度。
6 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能當作品德問題去看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幫助前,先找出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心理輔導是一項兼具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工作。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初中生主要的心理問題有學習壓力,考試焦慮;人際關系方面,一是與教師的關系問題,二是與同學的關系問題,三是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情感方面,早戀現象,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困惑。
7 做學生喜歡的班主任
農村初中生大多在鎮上寄宿制學校上學,特別是七年級新生,第一次遠離家庭,遠離父母,獨立在學校上學,急切需要有人能像自己的父母在家一樣關心自己,這時班主任需要做好家長代理人的角色,他們希望班主任寬厚仁慈、體諒、耐心、溫和、親切、易接近等,這樣學生也就把班主任看成朋友、知己,當成了依靠,班主任就是他們的保護傘。心里有委屈時,也愛向班主任傾訴,希望他們的哭訴能得到班主任的同情理解。這時班主任要認真的傾聽,不停的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真誠的答疑解惑,關心呵護幼小的心靈,這樣才能贏得同學們的信賴。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第2版).教育學基礎.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伍新春.中學生心理輔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