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在以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出現了新的變化。傳統的不尊重學生權益的教育方法很難取得實效,為此小學教師必須改變德育教育理念,在尊重學生權益的基礎上優化德育教育方法。本文以小學德育教育為研究對象,從善用激勵、榜樣示范、巧用促進三方面探討了德育教育的措施,以期為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小學德育;激勵;導向;促進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培養小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教育方式。在小學生權益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德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適應小學生身心成長的時代特點。優化德育工作方法,善用激勵、榜樣示范、妙用促進,是釋放小學德育工作活力的有效三部曲。
一、善用激勵,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
小學生正處于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活潑好動,執行力差,在執行教師下達的任務時往往會打折扣。針對這種現象,大部分教師往往采取批評教育的方式,既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難以取得滿意的教育效果。為此,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善用激勵手段,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可以采取扶著走的方式灌輸德育理念,多從“小事”中挖掘教育機會。
以輪流值日制為例,對于學差生,他們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不積極,為此教師要多對他們進行激勵和表揚,培育“我也行”的意識,從而增強他們的表現欲望,重振自信心;對于學優生,盡管他們可以保質保量地完成值日工作,但教師仍然應該激勵他們改進工作方法,激發上進心,爭取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對于淘氣頑皮的學生,由于其責任意識差,教師應該加強對他們的監督,確保任務完成質量,培育他們的責任意識;對于一些膽小和自卑的學生,教師應該扮演堅強后盾的角色,通過不間斷的激勵,培養他們的膽識和自信,在完成值日工作的同時經受鍛煉,提升在同學中的威信。也就是說,在德育工作中,小學教師應該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條件,善用激勵,在尊重學生權益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優良品質。
二、榜樣示范,引導學生的德育行為
在開展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實踐中,教師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把準小學生的思想脈搏,找準德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爭取將德育工作做好、做細、做活,實現因人而異的教育效果。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教師自身的行為習慣往往能在德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應該言傳身教,做好學生的榜樣,以規范行為引導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有意設計一些德育“劇目”,引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例如,在每學期執行新班規的開學階段,教師可以故意遲到幾分鐘,在學生的焦急等待中“登場”。然后嚴格要求當天值日生將“遲到”行為記錄下來,并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表明愿意接受班規處罰的決心。教師可以在講臺上向學生進行誠摯的道歉,然后拿著掃帚打掃樓梯和走廊。這種以身作則的表率行為往往會贏得全體學生的信任,并為他們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起到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學生會爭先恐后地改變自身的不良品行,甚至短期內就會使德育工作取得明顯進步。
三、妙用促進,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
在執行激勵和導向兩個重要的德育工作程序后,如何將小學生的激情有效釋放出來,推動德育工作邁出實踐性的關鍵步伐,需要教師采取正確的“促進”策略,將學生的激情轉化成實際行動,在實踐中鍛造和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小學德育教育不應局限于校園,而應積極引入家庭教育因素,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以此提高學生德育工作的實效。小學教師在有效貫徹校本德育課程的同時,也應該充實學生的校外生活,擴大德育工作的范圍,形成“由內到外”的培養體系,通過擴大化的德育活動孕育學生的優良情感。
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一些課外興趣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外生活。要加強和家長的溝通,鼓勵家長多和學生交流感情,并向家長宣傳一些德育教育理念和方法。通過構建學?!彝サ穆搫拥掠ぷ鳈C制,結合一些實際活動,促進學生優良道德品質的形成。例如,安排學生回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菜、端茶、打掃衛生等,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發表對做家務活的感悟,這樣的活動看似簡單,卻將德育工作很好地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進他們形成責任意識,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
小學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和復雜的工程,小學教師必須樹立起責任意識,以持之以恒的決心學習小學德育教育的新理念,不斷探索和優化工作方法,在善用激勵、榜樣示范和巧用促進德育三部曲的基礎上真正釋放德育的育人功效。
參考文獻:
[1]劉勝華.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德育教師的角色期待[J].基礎教育研究,2013(8):20-22.
[2]李化樹.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德育課的生活化發展方向[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22):47-52.
作者簡介:陳英嵐(1979— ),女,廣東連州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