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兵
摘 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師開始在課堂中使用網絡多媒體工具,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了語文教學資源的優化,對于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該文主要就網絡多媒體工具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問題進行簡單的探討分析,僅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的語文教學提供簡單的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197-02
素質教育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輔助工具開始出現,這些工具的應用為實際的學科教學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許多院校都在積極研究多媒體網絡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問題。該文主要以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如何有效整合多媒體網絡與語文教學。
1 利用多媒體網絡工具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1)利用多媒體網絡工具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通過直觀的影像、圖片將靜態的教學過程轉變為動態的行為,能夠將抽象的語文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情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原本單一的語文課堂更加生動活潑,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搜集一些與本節課內容相關地背景資料,制作成為多媒體課件進行播放,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教材內容中所描述的景象,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激發學生的共鳴。比如在學習《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的時候,許多學生對于戰爭只是憑空想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搜集一些現階段正在發生的、真實的關于戰爭的圖片、影像資料,進行情境再現讓學生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體會到戰爭對百姓帶來的不幸,了解到和平的重要性。
(2)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課文講解十分枯燥乏味,只是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且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單憑教師的語言描述很難以理解,而利用多媒體工具圖文并茂能夠更好地化解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些重難點問題,使得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快。比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的時候,文章中“觸”、“變”、“巴”、“拉”、“緊貼”這些詞語十分詳細地描述了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但如果單憑學生的想象很難充分地理解,如果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工具制作一個爬山虎生長過程中的課件,首先是一個小小的莖,然后在葉柄反面的地方慢慢地出現了幾根小小的細絲,漸漸的變成一個圓片,伸直、彎曲,隨著小小爬山虎的緩慢生長,學生的注意力逐漸被吸引,能夠十分清晰地了解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十分地便捷。
(3)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豐富課堂容量,開拓學生的視野。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則能夠很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工具搜集大量的與課文相關的背景信息、拓展資料等等豐富課堂的內容。比如在學習《活化石》這一課時,除了向學生們介紹課文中提到的“銀杏”、“熊貓”、“中華鱘”等物種之外,還可以搜集一些其他的物種比如“水松”、“六鰓鯊”、“矛尾魚”、“水杉”等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更多的學科以外的知識,豐富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雷達與蝙蝠》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搜集一些動畫、視頻資料制作成為課件,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飛機夜行的原理、仿生學對于現代科學進步的意義,通過多媒體工具也能使原本嚴謹的科普文章變得更加形象,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
2 利用多媒體網絡工具進行教學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現階段很大一部分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都積極的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工具,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們語文學習的興趣,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之中過分地依賴多媒體教學工具,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融入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內容,雖然有效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但同時學生們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課件形式之上,忽略了知識內容的理解記憶,多媒體課件喧賓奪主,影響了語文學科的實效性;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小學生學習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課件中容納的內容過多,課件翻篇的速度過快,學生閱讀理解起來比較吃力。此外,多媒體課件主要是利用影像、視頻、圖片等等形式展現教學內容,這種十分具象化的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會扼殺學生們的想象力,束縛學生的思維,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十分不利。基于此,教師們在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1)突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語文教學不僅要鍛煉學生知識理解及掌握能力,還要體現出語文的工具性。現階段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之中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替代了文本的分析解讀,比如在上文所述的《雷達與蝙蝠》的教學中,科普知識短片占據了大量的時間,這種現象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屢見不鮮,這必須要引起教師的重視,語文教學要緊緊圍繞其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過程,重視對學生文本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學素養的培養,使用多媒體時要以文字為基礎,要合理安排多媒體使用時間,要能夠突出語文學科的本質。
(2)重視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的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想象力的培養是當前各學科教學的弱點,教師必須要重視這一問題。小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具體、直觀的特征符合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但是一味地追求形象具體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方式,長時間之后會抑制他們想象力的發展。基于此,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減少簡單的教學媒體應用,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示教學過程的同時要為學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間,要能夠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開展想象力訓練。
(3)講求課件的視聽效果,同時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圖片、影像、音頻中鮮艷的色彩、合理的構圖方式及動聽的曲樂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帶來一定的美學享受,這對于語文教學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過分花哨的課件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教學內容吸引到課件形式之上,反而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多媒體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工具,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及內容合理地選擇媒體表現形式,重難點教學時及使用其他教學工具難以或者高效表達教學內容時再使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要能夠正確把握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方法,合理地控制多媒體課件的播放時間、速度、課件與教師板書、講解之間的配合程度,要切實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提高多媒體教學工具的實效性。除此之外,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時不能忽略師生互動環節,要加強情感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3 結語
多媒體教學工具是現代教育過程中重要的輔助工具,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多媒體工具,課件內容設計不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語文教學的實效性。該文主要就多媒體網絡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僅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姜威.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優勢[J].中國培訓,2016(2):239.
[2] 陳霞.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 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J].讀與寫,2016(10):161.
[3] 王惠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教育實施的策略[J].讀與寫,2016(10).
[4] 呂新輝.小學語文教學與現代網絡信息的結合探究[J].科學大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