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要:數學具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要求人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小學數學屬于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該階段需要重視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為此,本文重點從培養小學生數學教學中數學學習興趣入手,提出了幾點培養策略,希望能夠促使小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主動性,有效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比較深奧的數學學科,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更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由于數學知識會逐漸增加難度,小學數學學習當中,若小生能夠具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其將主動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探索當中,繼而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方法進行重點探索,主要目的便在于促使小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一、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作用
培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首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參與性。教師在采用恰當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激發,因而產生主動的學習動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其次,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能夠促使教學方式發生轉變。小學數學教師為了達到培養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其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喜好,并且要仔細研究科學的教學方法,以此在數學教學當中不斷嘗試,爭取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數學教師與小學生之間需要加強交流。其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抽取部分時間提出一些能夠令小學生思考與關注的問題,為小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活躍的學習分為,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比較有限,自制力亦相對比較差,教師在數學教學當中必須要善于引導,保證小學生們能夠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例如在《長方形的周長》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對講臺、黑板、桌面等長方形的長和寬進行測量,以此通過師生的相互交流得出最終的計算公式。
(二)設置競爭性學習情境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其好勝心理比較強。在學習當中若能夠對小學生的好勝心理進行良好利用,將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其數學學習興趣。該點主要是指教師應該適當的為小學生設定競爭性的學習環境,營造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圖形的拼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小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并且將事先準備好的圖形分給不同小組,在老師當裁判員的情況下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圖形的拼組。此時,小學生會投入到激烈的競爭學習分為當中,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三)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
小學生由于初步接觸諸多事物,存在著比較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充分的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以此不斷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在具體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在教授知識時設置一定懸念,通過懸念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此時,小學生會全神貫注的聽講,并且能夠積極動腦思考。而后在教師解開懸念時,小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印象將會更加深刻,極大程度的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認識人民幣》的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準備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設定買東西的情境(買玩具需要10元錢,應該選擇哪張呢?)。小學生大多比較喜歡玩具,此時其便能夠積極的思考應該選擇哪張錢,由此便會逐漸正確的認識人民幣。
(四)設計多樣化的來練習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不僅僅要交給小學生新的數學知識,更要對已經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練習鞏固。在此方面,小學數學教師要能夠設計多樣化的練習方案,避免小學生在練習鞏固的過程當中產生厭煩、枯燥的心理。例如在“平均數”的整理與練習課程當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令學生練習做基本的有關于平均數的練習題,亦可以給小學生布置任務,令其對小組內每個人的年齡進行調查和記錄,計算小組成員年齡的平均值。采用該種方法將能夠促使小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小學生將更加能夠產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時,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心理與好奇心理,并且提供多樣化的鞏固練習等方式。
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小學生具有一定數學學習興趣,能夠促使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動力,使小學生在輕松的、活躍的氛圍當中掌握知識,更會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蘭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02).
[2]李鋒.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06).
[3]張瓊.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育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