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治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班級管理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怎樣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簡要介紹了初中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內容,并具體分析了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與教育服務方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教育服務
初中階段是學生知識能力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實施正確的管理與引導,對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產生的疑問進行答疑,能夠使初中生的前進道路更加清晰,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心智和理解能力已經基本成型,此時也是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中班主任的基本工作職責是從教育工作的基礎出發,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心理教育、生活指導等工作,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學生不但能夠學好理論知識,還能通過道德教育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時代公民。
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基本特點以及家庭情況等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學生能夠感受到集體溫暖。同時,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還應與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積極溝通,以最大限度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除了學生的心智管理外,班主任另一個工作重點是做好學生的教學管理。在初中教學中,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制度的建立者、班級管理的實施者,也是知識教育的執行者。因此,教師要結合課程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與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理解能力的強弱,制訂有層次的教學計劃。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藝術及教育服務水平的建議
管理藝術與教育服務水平與班級管理質量有很大的聯系,在具體實施上,要求班主任時刻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原則,用心感受學生的心聲,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以及心理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提高班級的管理質量,充分發揮班級管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作用。為了使班主任掌握班級管理藝術,提高教育服務水平,筆者認為,班主任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開展初中班級管理工作。
1.班級管理制度化
科學、系統、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能夠確保班級管理的有效性。在該管理制度下,教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班級紀律也更加嚴明。由于初中生還保留著小學階段的活躍性,因此紀律性不強,這個問題始終是該學齡段學生的主要問題。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通常以學校的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但是學校規章制度考慮的是全校學生,細節方面考慮不周。為了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班主任應參照學校相應的管理制度,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編制出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以保證班級日常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2.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重要助手,也是連接班主任與學生的主要紐帶,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班主任的交流。所以,初中班主任應充分認識到班干部的作用,選擇思想品德素質高、管理能力強、性格活潑的學生擔任班干部,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競選原則,使班干部不僅讓教師滿意,更讓其他學生信服,這樣便于班干部執行管理任務,確保教學紀律與良好班級的構建。班干部采取“換屆選舉”的方法,每學期由學生推舉以及學生申請擔任,這樣不僅能夠保證班干部的質量,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3.注重管理藝術與教育服務理念的實施
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對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給予一定的幫助,真正做到從內心深處去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為學生營造出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在實際學習中,對于存在厭學或者學習困難的學生,班主任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可以通過幫助學生設計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學習目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像學生家長一樣解決學生日常生活問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享受學校生活,對于性格孤僻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學生樂于交往、敢于交流,讓學生的性格更加開放。
三、結語
總之,基于初中教育的特殊性,班主任應明確班級管理對學生智力以及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性格特點以及生理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進而使學校得到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瑞香.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8-9.
[2]徐文艷.芻議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及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4):60.
[3]賴玲.新時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方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