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
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習的質量與未來的學習效率有著莫大的關系。而小學數學又有著獨特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學習方式上的探索性與接受性并容,學習內容上的形象性與抽象性并行,學習過程中的系統性與漸進性齊驅。這些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重要影響,對這些影響作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特點;小學數學教學;影響
處于小學階段時期的孩子思維方式還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概括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而數學作為一門以數字為符號傳遞抽象概括知識的學科,對于小學時期的孩子來講是一門很容易就產生抵制情緒的課程,同時也給眾多小學數學老師帶來了莫大的困擾,但是數學卻在我們以后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要清楚小學數學學習的具體特點,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數學在內容方面的特點
1.小學數學學習內容特點的具體表現
數學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盡管這么多年的沉積、演變,一些適應現在生活價值的基礎知識就被作為小學數學學習的內容。而數學自發源以來就是一門極具邏輯思維的抽象學科,盡管經過許多大家的編寫加工,大部分的知識已經轉化小學生可以理解接受的數學知識,用一些生動有趣的圖片、故事等來表示。
2.小學數學內容上的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小學數學內容具備的這兩個特性,就要求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讓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內容本質的基礎上,同時又要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快樂學習,想要化解這個問題,就需要以下幾點:第一,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應用一些方法將數學知識內容具體形象化,但同時要注意適度問題,在把握學習本質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在他們身邊的活動環境中進行知識的獲得。第二,老師可以將一些不好理解的知識進行形象的表演,例如,在學習等式的性質的時候可以利用天平左右同時減去或加上同樣質量的物體的實例,以此來替換用口頭語言可能表達不清的知識,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環境中學到知識,并能對這個概念知識理解、記憶深刻。第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習知識的實質,不能直接單純地講解知識點,使學生只是學到了一些符號、公式,真正的內涵卻并不清楚。第四,在進行抽象教學的時候,要注意靈活多變,讓學生了解到書本并不是教條,重在理解,自己能夠講出它的意思,這可以讓學習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二、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的特點
1.小學數學學習過程特點的具體表現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的東西,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認識水平的發展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所以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只能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如果與小學生的成長順序不符合,將會得不償失。再者,數學知識是一個連貫性的知識,它要以前面的知識為基礎,從而慢慢推進,所以小學數學的學習要遵循系統性。在過程中學生會出現知識暫時忘記的現象,為了減少發生頻率,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讓學生進行回顧與復習,在系統性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做到系統性與漸進性的有機結合。
2.過程的兩個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小學數學的這個特點對教師的正常工作具有很大挑戰性,它要求老師在遵循這兩個特點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具體我們主要采取以下兩個措施:首先,嚴格把握小學數學教科書上的知識順序,編寫者是在參考調查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上對數學知識按照其邏輯順序進行的編寫,所以,教師要進行難易程度遞進的教學安排。
三、小學數學學習方式的特點
1.學習方式特點的具體表現
數學學習就是對固有的數學知識的一個再探索的過程,所以對學生來講就是一個重新發現的過程,這就必然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但是小學的數學從本質上來講還是一個接受性學習的過程,因為這是由教學的傳統特點本質所決定的。
2.學習方式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
小學數學學習的探索型和接受性決定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引導學生多種方式結合的學習,例如,獨立思考與團體合作、教師教授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式。例如,在學習比例關系的時候既可以利用太陽光下一定時間桿子的長度和影子的比值是不變的實例,讓學生自己探索。(2)老師在傳授知識時盡量是啟發性的講授,給學生留下想象探索的空間。(3)避免用直觀演示代替學生獨立思考,在現如今的多媒體教學中,要避免出現電腦代替人腦的現象發生。
小學數學的不同特點,要求教學工作要依據不同的特點進行設計開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定高度的教學期望,學生才能在快樂的氛圍中體會數學的奧妙。
參考文獻:
[1]劉麗.初探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教研視點,2015(27):29-30.
[2]譚勁,李光樹.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J].學科教學與教研,2014,34(8):58-6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