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 要:小學數學在基礎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中學階段數學的基礎。而小學數學作為一個具有高度邏輯性的學科,對于思維水平仍處于具體形象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未免枯燥。而合理地運用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將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就如何利用生活情境以及利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舉措;意義
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講,是一門相對枯燥沒有趣味的學科,同時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也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傳統的傳授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小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的心理,就達不到教學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快樂中學得知識,我們可以借用生活情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具體形象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意義
1.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數學主要是來源于生活,讓孩子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小學數學學習,可以讓學生清楚直觀地認識到數學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數學學習當中,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過渡階段,邏輯思維能力沒有達到一定的所需高度,理解起來就會有困難。但是將那些抽象的數學知識運用于現實生活當中,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書本上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這門學科作為一門以公式和計算為主的課程,在學習中不免會產生厭倦心理。然而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孩子們在自由放松的情境中學習,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感受數學的奧妙,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并且,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中的活動主要以游戲為主,在生活情景中進行教學,能夠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讓孩子在玩中學,符合學生的個性需求,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3.加快學生理解知識的速度
小學數學內容抽象性的特點決定了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于認知能力還沒達到水平的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利用生活情境開展數學教學,能夠讓孩子在具體形象中接觸數學知識,使孩子們能更好地被理解,加快理解知識的速度。
4.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
小學生接觸學習,還不太明白學習是他們要進行的主要活動,在學習中往往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但是利用生活情景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孩子們產生學習興趣,主動進行探索學習,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
二、利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舉措
1.教學生活情境要符合班級中大多數孩子的生活環境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還比較匱乏,如果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時所運用的生活情境是學生不熟悉的,學生就很難從這種教學方式中獲得數學知識。例如: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學生,我們要運用一些在城市中常見的事物進行教學,而對于農村的孩子則要選擇與他們的生活情境所一致的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同時對于不同民族風格、不同信仰的學生我們也要選擇合適的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再者,我們也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理發展水平選擇生活情境,不能設置得太高或者太低,以免產生煩躁、無聊、不理解的情緒。
2.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情境
在利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時,不能盲目地隨意選用生活環境,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選擇生活中的情境進行教學,而不能為了進行生活情境教學的情境創建而創建。
3.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教學
小學數學中有許多晦澀難懂的感念,所以我們要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去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學習時刻表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描述自己幾點到學校,幾點回家等生活實例來讓孩子們更好地懂得數學知識,掌握時間刻的概念。
4.利用生活環境來對知識進行鞏固
在教學中利用生活環境進行教學是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將生活環境進行教學也運用于課后,在學生離開學校后,布置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家庭作業也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課堂上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讓學生在放學后注意尋找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并進行比較,在第二天上課時進行報告。這樣的方式就是利用了生活環境在課后進行知識的鞏固,加深理解。
綜上所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合理地利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可以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自由快樂的氣氛中獲得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孫萍萍.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職業教育,2013(22):221-222.
[2]向慶科.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與對策[J].教法探索,2016(3):147-14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