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
【摘要】自1990年我國股市成立以來,在20多年的風雨前行中,一直存在著IPO制度的不完善、暴漲暴跌、牛短熊長、幕后人為操縱,監管乏力等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股市的健康發展。本文從制度層面和宏觀層面出發,在分析我國股市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出優化制度和政策建議。
【關鍵詞】A股 投資 問題
自1990年以來,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完善,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這樣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構。但我國A股市場總是有暴漲暴跌、牛短熊長以及人為操縱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我國A股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我國A股市場所存在的問題
(一)IPO制度存在較大問題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IPO發行的核準制,但仍存在很多問題。很多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在主承銷商、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的粉飾、包裝下,成功地在A股欺詐上市。股市成了一些虧損公司圈錢的平臺,在IPO過程中,存在著新股發行價格嚴重高于其每股凈資產、高市盈率發行的現象。而僅僅在上市后短暫的時間內,這些公司就原形畢露,以暴風集團(原暴風科技)為例,上市之后經歷了34個漲停板,而實際上虛高股價的背后,它只是一家經營虧損的公司,每股凈資產才2.86元,目前的股價也是高達40多元。主承銷商為了高額的流通費用不擇手段,基本面不好可以包裝,業績不好可以粉飾。這直接造成了一級市場的虛假繁榮和巨大泡沫,也為二級市場的持續走低和“牛短熊長”的趨勢埋下了隱患。這些虧損的公司上市不久后就原形畢露,但由于我國退市制度還不是很完善,因此公司上市容易退市難。當前的IPO核準制下都存在如此多的問題,難以想象如果盲目實行注冊制還會有多少層出不窮的問題。
(二)幕后操縱、利用內幕信息交易現象嚴重
2015年從3月開始的只持續到5月底就結束的一場短暫的“改革牛”更像是一場莊家在幕后操縱、賣方唱多、機構投資者抱團取曖、媒體推波助瀾,中小散戶盲目跟風的一場鬧劇。短短三個多月,中國的股民就經歷了千股漲停也經歷了千股跌停。而在這背后,獲得暴利的是幕后操縱的機構和莊家。證券市場不同于銀行和保險市場,涉及范圍比較廣,監管難度較大,因此這給了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可趁之機。在2015年11月被逮捕的澤熙投資的總經理徐翔,涉嫌在15年“牛市”中非法獲取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價格獲取高達6.2個億的暴利。在A股市場上,類似徐翔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基金公司的“老鼠倉”,基金經理利用自己的持倉優勢,自己或者透露內幕信息給其他人,人事先在低位建倉,然后在利用散戶投資者的資金去拉升股票,自己獲利后先抽逃資金,而不管廣大散戶投資者的死活。但確實這些幕后的操縱行為給證監會的監管增加了難度,雖然證監會經常對證券或者基金公司的營業場所進行突擊檢查,通過查閱從業人員的電腦、手機通話記錄、短信以及郵件等方式來查處內幕交易。但是由于像場外配資、融資融券等業務監管的范圍難以控制,還是沒能從根源上杜絕幕后操縱和關聯交易。
(三)股市定位有偏差,上市公司長期不分紅
我國股市從成立之日起就被定義為國有大中型企業融資的平臺,而不是廣大中小投資者投資的場所,雖然近年來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發展較快,給中小企業融資和股權交易提供了平臺,但無論是從資金規模還是流動性角度來看仍無法同主板市場相比。在我國A股市場上,只有券商、機構投資者和中介機構的利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而廣大散護投資者的利益卻一再受到侵害。雖然歷屆證監會主席都強調要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尤其是現任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先生提出“禁止資本大鱷對散戶扒皮抽血,要還資本市場一片藍天”,但由于監管難度較大,收效甚微。所以A股市場一直都是上市公司、券商等中介機構謀取暴利的場所。并且A股市場上的存在著一部分“鐵公雞”的公司,不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利潤逐年上升的時候不分紅不派息,直接打擊了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四)中小投資者專業知識素養參差不齊
我國股民的投資心理素質和專業知識普遍不高,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在中國A股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股民沒有接受過股市和相關投資理論的系統學習,存在易盲目跟風的心理。以2015年3月到6月的那場“牛市”為例,據統計,每天A股開戶人數都以一座中等城市人口數量在激增,連路邊攤賣水果的老大爺都加入了炒股行列。在賣方極力唱多,股票價市盈率高達一千多倍的情況下,仍然盲目跟風,踴躍接盤,特別是用融資融券業務進行交易的股民,最后致使自己多年積累的財富化為烏有,還背上了沉重的負債。更有券商,為了賺取更多的交易傭金,以高拋低吸為名誘導客戶進行不必要的交易操作,致使客戶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
二、解決對策及政策建議
(一)明確股市定位,加強對A股市場的監管
一級市場龐大的打新投機資金放大了對新股的需求,從而導致新股偏離其價值高價發行,券商等保薦機構為了巨額利潤,對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進行包裝。監管當局需要再次明確股市的功能不僅是企業融資的平臺,也是投資者投資的場所。因此,在IPO中,證監會需要加強對公司以及券商等中介機構的監管,對于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披露的信息進行仔細審計,對于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堅決不予上市。同時,嚴厲打擊游走在灰色地帶的私募和游資,使股市能真正實現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二)上市公司其自身要加強治理
上市公司質量的好壞會對A股市場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因此上市公司要加強對自身內部結構的治理,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優化資產結構,提升經營業績。筆者始終認為一家有實際經營業績作為支撐,基本面、各項財務指標數據真實良好的公司,更有利于吸引到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并且每年通過分紅派息方式給投資者予以回報,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三)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教育
許多中小投資者自身缺乏股票股資的知識,獲取信息不充分不及時,又經常受中介機構的誤導,追漲殺跌、短線投機造成了自身的財產損失的同時加劇了A股的震蕩。因此投資者在自身增強股票投資專業知識的同時,監管部門應當通過各種培訓,提升投資者的投資意識,強制上市公司定期給投資者分紅來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的理念。投資者自身應該平時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股票專業知識,避免受到他人的誘導,在股市動蕩時也能根據自己的分析判斷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參考文獻
[1]胡雙發.中國股市運行波動劇烈的成因研究.金融教學與研究[J].2014年第2期.
[2]賈康,蘇京春.本輪股市大震蕩的透視與反思.全球化[J].2015年9月.
[3]張璟.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思考.證券經緯[J].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