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
摘 要:在我國小學語文一直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階段便可以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有所體會。對于語文這門文字性學科而言,想要學習語文,就需要對語文童話教學中的相關問題有所了解,從而解決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現在普遍存在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的問題有三個方面,一是童話教學手段單一化,二是童話教學內容不接近生活,三是課內外童話教學相脫離。從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力求找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問題及對策
在中國語文課程是較早出現的科目,經歷多個教育部門實施語文教育課程改革后,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已然成為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育中,眾多教育界學者專家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便是語文童話教學,筆者結合已有的相關研究以及實際的調查信息做出本次研究。
一、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重要性
1.童話幫助理解社會
在童話的世界里,小學生可以從中學到的不僅是虛擬的情節,還包括童話里面涉及的社會理解。筆者所說的社會理解包括主人公的成長故事,與其他人物的社交關系以及在處理不同事情時采取的不同方法。這些都是小學生可以通過童話學習到的內容。
2.童話幫助增長見識
在童話世界里,除了中國的傳統童話故事之外,還包括大量的國外故事,如,安徒生童話、迪斯尼童話,讓公主、王子與城堡成為一個系列的文化,通過童話故事,小學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時空下諸多他人的故事,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能夠快速增長其知識的一個方法。
3.童話幫助激發想象力
童話與現實最大的區別在于童話擁有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能夠實現對美好追求的向往,通過童話往往得到的是美好圓滿的結局,王子會最終打敗惡人迎取公主幸福快樂地在一起生活,這便是想象力,通過對童話故事的講解,誘發學生對故事進行再度想象,可讓其沉浸在童話故事中,想象平日里看不到的事物。
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出現的問題
1.理論方面的問題
在理論方面,只有有效的理論才能更好地進行實踐,因此,理論出現的問題是需要引起關注的。理論問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教師對童話理論的教學素養不夠全面,使得對于童話的教學觀念也會出現問題,比如在教學中對童話的講解不到位,導致學生的理解出現錯誤;二是教師對童話的欣賞能力不強,使得無法理解小學生對于童話的看法;三是對童話本身的特點把握不全面;四是對其的價值不夠了解,使得童話并沒有完全被開發運用成功。
2.行為方面的問題
童話教學在行為方面的問題表現為:一是教學過程中,課堂趣味性和教學實際教法之間的問題,一般老師在做到教學趣味性時都不能保證學生理解實際的教學內容,鑒于此,教師很大程度上便會傾向于教學內容化;二是教師不主動了解班上的小學生,這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能否在課堂設計上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童話教學技能,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語氣的變化,也包括教學方式的使用。
三、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問題的對策
1.理論方面問題的對策
教師需要提高理論方面的素養,改變觀念,樹立正確的童話教學觀念,幫助豐富學生的童話閱歷和興趣;主動對班級學生進行觀察,留意其身心發展水平以及年齡特點,從兒童的視角去看待事物的存在,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與兒童的距離,更能與小學生的思維相貼近;把握好童話本身的價值,了解并掌握好童話的特點,有的放矢地理解和靈活運用可以帶給學生童話的體驗,對于童話的價值,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功底才能開發,或者教師可以借鑒他人經驗再根據班級情況進行使用,使其成為自己的經驗。
2.行為方面問題的對策
在童話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的是將課堂與童話相結合,幫助小學生想象,運用游戲的方法提高參與度,使課堂充滿童話的趣味性,使課堂上小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被這種童話所帶動;長期堅持運用童話教學,幫助學生獲得相應的發展,通過“聽說讀寫”加強對小學生的訓練,幫助其發展與成長。
在中國,小學教育處于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需要格外關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完善童話教學方式,學習更多更好的童話教學方式并靈活使用,將童話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多引導學生正確進行課外閱讀。
參考文獻:
[1]張榮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探討[J].學周刊,2012(33).
[2]楊希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學周刊,2015(14).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