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峰
【摘要】本文主要從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和現狀入手,介紹小額貸款公司在發展中遇到的來自于資金、法律、稅收、監管、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問題,并針對小額貸款公司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現狀 問題 建議
一、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和現狀
(一)試點階段
2005年12月,我國最開始與山西省開始了小額貸款的試點工作。2005年12月~2006年10月,全國先后有5個省份設立了7家試點小額貸款公司,這些試點的小額貸款公司分布于金融發展程度較低的山西省、陜西省、四川省、貴州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大多數試點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利率大約為20%左右,利率相對較高。這些小額貸款公司設立之后緩解了當地緊張的資金需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此外,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問題,比如,由于試點小額貸款公司只貸不存的政策使得期發展受到資金的約束等。
(二)推廣階段
試點地區的小額貸款公司取得不錯的效果,2008年我國小額貸款公司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鋪開和推廣,小額貸款公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共有31個省和自治區設立了小額貸款公司,數量達到8673家,為并且吸收發放了共計9272.80億元的貸款余額。
2014~2016年,小額貸款公司的機構數量變動不大,從2014年的8791家,變動至2016年的8673家,2016年同比下降2.66%,說明我國小額貸款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并有一部分小額貸款公司退出市場。2014~2016年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余額變動不大,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從2014年的9420.38億元,減至2016年的9272.8億元,2015年和2016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為-0.09%和1.47%。
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統計,小額貸款公司的地區分布不均衡,其中主要分布于經濟和金融不發達的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以及安徽省和經濟比較發達、對資金需求量比較大的江蘇省、廣東省,以上6個省和自治區分別有400家以上的小額貸款公司,其中,江蘇省以629家排名第一。貸款余額排名靠前的主要是經濟比較發達、對貸款的需求較大的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以上這些地區的貸款余額超過600億元,其中,重慶市以991.4億元排名居于首位。
二、小額貸款公司存在的問題
小額貸款公司產生的時間比較短,發展不健全,因而存在諸多問題。
(一)小額貸款公司法律地位不明確
由于小額貸款公司從事的是放貸的業務,因而從事實上講應當定性為是金融機構,但是銀監會的文件又把它規定為工商企業,不認為它是金融機構。考慮到它的主營業務是放貸,不屬于《公司法》的調整對象,那么《公司法》無法對它進行約束。
(二)資金來源不足,面臨資金約束
由于法律地位的不明確,小額貸款公司就面臨著資金缺乏的問題。由于它不可以吸收存款,只能依靠自身的凈資產,但是公司的股東不太可能持續的注入新的資金,而且為了擴大經營,小額貸款公司的錢不會存在手里,那么現金流就會是個很大的問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太可能給它放貸,因為銀行會把它作為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認為小額貸款公司是要掙利率的差價。所以說,資金的不足根源在小額貸款公司的法律地位的不明確。
(三)稅收負擔重,利潤空間有限
目前我國小額貸款公司的稅率按照與工商企業相同的標準來納稅,而與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按照利差征稅不同,對同樣從事金融服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實行不公平待遇,顯然有失公允。而且,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特點,往往公司小但是業務量大,這就使得其營業稅高企,蠶食了不少利潤。
(四)監管制度不完善
首先,法律法規監管不足,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對其進行監管,盡管從事的是商行為,但多部商法都無法對其進行直接的規制。然而,如果試圖用行政法對其進行管制,則又有違市場經濟的本質。中央態度不明,地方性法規對其規定則更是五花八門,意見不一,很多規定都是與現行法律可能相違背的。
其次,管理機構眾多。針對小額貸款公司,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多個管理機構。目前可以依據不同的職權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職能監管的機構較多,據相關文獻顯示,有7家左右,這也導致了小額貸款公司面對諸多監管機構無所適從。對于小額貸款公司容易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等問題,公安系統和銀監會都有監管權,對于小額貸款經營過程中人為抬高自己的貸款利率,形成高利貸等,人民銀行責無旁貸。而在指導意見的規定中,真正有權力主管它的單位是省級政府,這就導致了實踐中各部門可能會因為沒有利益疏于管理,也可能會為了利益的爭奪去搶管理權。
第三,股權的分散。指導意見不允許任何一家股東的獨大,即任何單一股東的控股權不得超過10%,這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規定。在公司經營方面,股權分散在不同的股東手里,股東之間難免會產生較大的分歧,以致于形成不同的派別,不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而且,盡管該規定初衷是為了內部自我監管,也未必能達到效果,實踐中公司股東可以拉攏關聯的資金方作為傀儡,實際上還是一家說了算。
(五)信用體系尚未建立
農戶的信用問題是個大問題。設立在農村的小額貸款公司不大可能實地走訪每個農戶的情況,畢竟很多農戶居住在深山等偏遠地區,如果實地調查,或許有效,但是這個成本有點太高了。這就導致了一種信息不對稱,一旦農戶違約,小額貸款公司就會蒙受巨大損失。一個全國聯網的信用系統亟待建立,但是現在還沒有任何眉目。因而,小額貸款公司在不了解農戶情況的時候,不敢輕易貸款,使得資金到達不了真正需要的地方。
三、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對策
(一)盡早給予小額貸款公司以法律定位
小額貸款公司不應當游離于金融機構之外。因其從事的是金融活動,理應歸于金融系統。明確它的法律地位,可以使其獲得真正的市場主體資格,獲得合法融資的渠道,大大降低違法犯罪等擦邊球行為。
另一方面,應當專門立法對其進行監督。當前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愈發畸形,很多小額貸款公司為了收回貸款,與黑社會勢力勾結,采用恐嚇、暴力等手段逼迫當事人還款,而不是通過法律手段追討,這與其設立初衷大相違背,如此小額貸款,更像是高利貸行為。只有通過專門立法,規定完善的欠款追討的法律機制,才能有效杜絕小額貸款與黑社會之間的聯系,促進小額貸款的良好發展。
(二)擴大小額貸款的資金來源
應該立法使銀行對小額貸款公司的支持力度再大些。原有的50%融資比例遠遠不夠,可以探索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融資的更高比例。銀行不應當以自身在金融業的優勢地位打壓小額貸款公司。
(三)出臺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稅收優惠
對誠實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考慮到它們的艱難處境,應當給予較高的稅收優惠。避免重復征稅,比如企業所得稅應當設法減免,自然人的個稅也應當相應減免。
(四)完善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制度
首先,對于非法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應當予以堅決地打擊,并且連根拔起。除了工商、稅務,公安機關也應該積極介入,徹底鏟除非法小額貸款公司。
其次,成立行業協會,全國存在眾多的小額貸款公司,完全可以成立一個行業協會,進行自律監督。
最后,社會輿論的監督也是非常必要的。鼓勵大家對涉嫌違法的小額貸款公司進行舉報,如果貢獻比較顯著的,還應當給予相應的獎勵。
參考文獻
[1]安建輝.民問融資的政府監管體制與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5.
[2]吳曉靈.如何引導和管理民問借貸市場[N].農村金融研究,2011,(11).
[3]劉文朝.農村民問借貸與建立金融協會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1.
[4]劉克固.希望草根機構永遠扎根基層可學習沃爾瑪[R].第二屆中國小額信貸創新論壇,2011.
[5]李永平,胡金眾.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的政策目的達到了嗎?[J].金融與保險,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