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林
摘 要:小學語文不僅是學生在整個求學生涯中的基礎學科,更對提升小學生的自身素質、綜合素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同時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自學能力;學生興趣;發散思維
一、備課階段合理規劃
由于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方方面面的考慮,因材施教。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
由于學生年齡小,尚處于活潑好動、缺乏耐心的階段,所以學生在聽課的過程很容易分散精力,老師需要盡量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最有效的教學時間里讓學生掌握最多的知識。
2.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設計
由于小學生經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小學語文老師都應考慮在內,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
3.根據語文教學任務設計
小學語文教師對教學課程標準規劃與教學方式的融合方面需要在整體觀念上做一個初步的統籌規劃,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做好引導,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堂知識,最終達到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目的。
4.根據培養自學能力設計
小學語文教師應盡量做一些必要的延伸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自學興趣。
5.根據教書育人需要設計
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語文知識,而且還要教會他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把教書和育人融為一體,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授業階段加入技巧
1.增進課堂氣氛,提升學生興趣
課堂氣氛在影響學生學習效率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和一些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氣氛。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教師應該減少對學生的束縛。教師大都把課堂氣氛作為授課質量的重要一環,因為課堂氣氛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保持微笑,塑造良好親切的教師形象。(1)微笑是親切的面孔。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老師都是有親近欲望的,他們渴望走近老師。教師所采取的態度,決定了學生所采取的行動。(2)微笑是相互交流的開始。人性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倡教師與學生交心結友。
再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讓學生參與教學,讓學生不再單純扮演聽眾的角色。只要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就會有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負擔,而是執著的追求。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運用多媒體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將抽象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使常規教學手段無法展現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如在教學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本課時以欣賞和朗讀為主,通過直觀的課件,讓學生在觀看錄像和圖片的同時,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和豐富的物產,對西沙群島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2.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對語文教學而言,就是讓學生敞開思維,毫無拘束地想象。筆者認為只有鮮明地提出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給語文課堂注入一股活力,才能使學生擁有了一片暢想的天空,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例如,我們大家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盡管所有學生都知道這個故事的過程和結局,但我們在講課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不局限于兔子睡覺所以輸了比賽而去發揮聯想。比賽時下了大雨匯聚成了一條河,兔子不會游泳,所以最后輸了比賽;兔子撿到一個錢包,將錢包交給了大象警察,一來一去最后耽擱了時間,輸了比賽等等。只有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加入一些關于想象的內容,學生的思維便會更加開闊,開闊的思維對于學習語文來說至關重要。
三、課余時間以身作則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文化水平的提高,更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便是一個非常神圣的職業,小學教師的一言一行將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小學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不僅是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中,在平時課余時間的學校生活中更應如此。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學生做到,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只有時刻警醒,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從而在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的同時,提升自身素質。所以小學教師必須首先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生起到模范作用。
總的來看,小學語文的教學是一項繁重的任務,不僅要在課堂上對學生負責,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一定方式方法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更要在育人的過程中傳遞一種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讓學生在學習到文化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編輯 段麗君